师大附中高一1班。
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六十套木制课桌椅排得整整齐齐。
吕辰坐在最后一排紧挨着窗边的位置。他个子在同龄人中算高的,这个位置既符合安排,也符合他的心意,视野开阔,能清晰地看到讲台和大部分同学,又不至于太过显眼。窗外是几株高大的杨树,树叶在九月的微风中沙沙作响。
他的目光向前排看去,很快落在了第三排靠过道的位置。娄晓娥坐姿端正,正低头翻看着新发的《代数》课本。
讲台上,班主任徐老师正襟危坐。他年约四十,穿着蓝色中山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目光锐利。他是教政治的,同时也是一班的班主任,以治学严谨、要求严格着称。
“同学们,”徐老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庄重,“欢迎你们正式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1班的一员!从今天起,你们将在这里度过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三年高中时光。”
教室里鸦雀无声,六十双年轻的眼睛专注地望着讲台。
徐老师拿起一本深蓝色封皮的小册子:“首先,我们进行新生入学教育与思想建设。请大家翻开《中学生守则》。”他逐条讲解着守则内容,从“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遵守纪律”“讲究卫生,锻炼身体”“艰苦朴素,爱护公物”。他结合着具体事例,不断强调着“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对于个人成长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纪律,是学习的保障,是集体力量的基石!我们高一1班,是全校的重点班,更要做遵守纪律的模范!”徐老师的话沉甸甸的。
接着,徐老师又介绍了师大附中悠久而光荣的校史,从“诚、爱、勤、勇”的校训精神,到为国家培养出无数栋梁之才的辉煌成就。他讲述了老校长、老校友们如何在战火纷飞中坚持办学、在建设年代刻苦钻研的故事,言语间充满了自豪与使命感。
“校史,是我们的根!校训,是我们的魂!希望你们能牢记于心,外化于行!”
气氛凝重而又激昂。徐老师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了当前的国家形势与任务。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化建设的热潮席卷全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已经到来!”他的声音不由大了几分,带着时代特有的热忱,“农业合作化、手工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都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业!我们国家正从一穷二白走向繁荣富强!”
他拿起粉笔,转身在黑板上用力写下三个大字:“三好学生”。
“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我们中学生肩负着怎样的使命?”他指着黑板上的字,“那就是响应领袖号召,努力成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学生’!身体好,是为建设祖国储备强健的体魄;学习好,是为掌握建设祖国的过硬本领;工作好,是为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这三者,缺一不可!”
徐老师目光深邃:“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今天的刻苦学习,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投身于建设我们伟大祖国的洪流之中!希望大家珍惜光阴,明确目标,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同学们年轻的心灵中激荡起层层涟漪,许多同学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脸上充满激动和憧憬。
“为了让我们班集体更快地形成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需要选出一位班长,协助老师,服务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进步。”徐老师环视全班,目光落在了后排靠窗的位置。
“吕辰同学。”徐老师点名道。
吕辰闻声起立:“徐老师。”
“吕辰同学的事迹,想必有些同学已经有所耳闻。”徐老师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赞许,“他是光荣的烈属子弟,父亲是革命军人,为新中国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本人,在街道办的领导下,成功设计并主持了‘居民冬季暖棚蔬菜种植试点’,为解决群众冬季吃菜难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区里的表彰。他不仅思想觉悟高,有责任心,而且有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实际经验。”
徐老师顿了顿,看着吕辰:“吕辰同学,作为我们班的一员,也是新生的先进代表,请你简单谈谈你的想法。”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吕辰身上,包括前排的娄晓娥,她微微侧身,眼中带着鼓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吕辰深吸一口气,走到讲台旁,面向全班同学。
“徐老师,各位同学,”声音平静有力,“我的父亲吕铁锤,是一名普通的革命军人。他看到了新中国的朝阳,没能享受到和平建设的生活,但他和他的战友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坐在这里安心读书的机会。”
教室内一片寂静。“父亲临走前,曾叮嘱我,要好好读书,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份嘱托,我一直铭记在心。街道的信任,让我参与了暖棚试点。那段经历让我明白,知识的力量不仅仅在书本上,更在于能否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去改善大家的生活。那一点微末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组织培养的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