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他睁开眼,目光中的挣扎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决断前的清明:“吕辰同学,你说得很有道理。只是这具体该如何操作?上面派人来谈,条件恐怕……”
“所以不能等!”吕辰斩钉截铁地说,“您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不要等市里、工业局的同志来找您谈话。您应该主动准备好详细的合营申请方案,亲自去找市长、找工商联的主要领导、找工业部的负责人,明确表态:‘娄记轧钢厂坚决拥护国家政策,申请作为首批公私合营试点单位,愿意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他眼神灼灼的道:“在谈判中,要据理力争,把握主动权:第一,资产的评估必须公正、透明,聘请专业的、双方认可的评估机构,不能任由单方面压价;第二,合营后的管理班子,必须保留原厂的核心技术骨干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确保生产稳定和技术传承;第三,您本人的职务安排,至少要保证副厂长或高级技术顾问的位置,拥有实质性的管理建议权和技术决策参与权;第四,利润分成比例,要按照国家政策允许的上限去争取。您越是表现得积极主动、顾全大局,政府在考虑示范效应时,就越有可能在这些方面给予您更有利的条件。”
娄振华一边听,一边不由自主地点头,吕辰的思路清晰缜密,完全说到了点子上,甚至比他一些幕僚想的还要周全和大胆。
“战术上要谨慎,战略上要果断。”吕辰引用了之前的话,“娄叔叔,您现在正站在历史转折的关口。我并非劝您放弃毕生心血,而是劝您以今日之高瞻远瞩和果断行动,换取娄家明日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请您相信我,这一步只要走对了,走得漂亮,娄家三代可保无忧。”
书房内又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娄振华靠在椅背上,目光望向窗外灰蓝色的天空,手指无意识地在《亮剑》的封面上摩挲着,脸上露出破釜沉舟的神色。
终于,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转回头看向吕辰时,眼神已经变得清明而坚定:“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吕同学,不,吕辰……你的眼光、格局和谋略,远超你的年龄。娄叔叔……受教了!”他站起身,郑重地向吕辰点了点头。
吕辰也连忙起身:“娄叔叔言重了,我只是旁观者清,说了些浅见。”
娄振华摆摆手,沉吟片刻,又道:“你点醒了我。大势如此,唯有顺势而为。主动出击,争取最好的条件,确实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表情,“只是……厂子里跟我打拼了十几二十年的那些老伙计,那些各部门的核心……合营之后,新政府肯定会派干部来接管主要管理岗位,他们……怕是都要被边缘化,甚至……我于心何忍啊。”
吕辰似乎早就料到他会由此顾虑,立即接口道:“娄叔叔重情重义,这是好事。关于这些对娄家、对轧钢厂有功的老臣子,我倒是还有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想法,或许能两全其美。”
“哦?快说!”娄振华眼睛一亮。
“您在谈判时,除了争取自身权益,还可以主动提出一项建议:目前国家初建,百废待兴,尤其是物资供应方面,特别是粮食和一些轻工业品,依然十分紧张。您可以向政府表示,愿意发挥娄家过去在商贸领域的人脉和渠道优势,组建一支精干的采购团队,以赴香港或海外为名,实则为国家筹措急需的粮食、药品、橡胶乃至一些精密仪器等战略物资。此举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解燃眉之急,显示您娄振华和娄记轧钢厂合营后依然一心为国分忧的高风亮节;另一方面……”
吕辰压低了声音:“另一方面,正好可以将您那些信得过、有能力却又在轧钢厂新体系内难以安置的核心班底,名正言顺地派出去。让他们以‘为国家工作’的名义离开北京这个漩涡中心,远赴香港。香港华洋杂处,信息通畅,进退自如。他们可以在那里以贸易公司等形式立足,一方面完成国内交付的采购任务,另一方面也可暗中观察时局,利用香港的区位和资金优势,为娄家,甚至……为国家,悄悄布局一些未来的产业或预留一条万一的退路。这样既保全了这些老部下,给了他们新的出路和希望,也向政府充分展示了您毫无保留支持国家建设、甚至主动贡献额外力量的决心,让上面的接管更加顺畅无阻,对您只会更加信任和尊重。”
娄振华听得目瞪口呆,怔怔地看着吕辰,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少年。这个计策……简直太老辣了!一石数鸟!既解决了老部下的安置难题,又向国家表了忠心,还暗中为家族布局了未来,甚至可能为国家做了贡献!这哪里是一个高中生能想出来的?这分明是一个历经商海搏杀的老手才能有的深谋远虑!
他猛地一拍桌子,起身大笑道:“好!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此计大妙!吕辰啊吕辰,你……你真是……”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心中的震撼和赞赏,“如此一来,所有难题,豁然开朗!我心中这块最大的石头,总算可以落地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