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茹蹲下来,捏捏她红扑扑的小脸:“当然啦!雨水想要什么颜色的?姐姐给你找块最鲜亮的料子,领口再镶一圈兔毛,保准暖和又漂亮!咱们合作社新来了几种红布,正适合过年穿。”
“我要红色的!像过年一样的红色!”雨水兴奋地比划着。
吕辰在一旁看着,也笑道:“雪茹姐,你也给自己和陈妈都做一身吧,料子我出,算是我给合作社添点业务。”
陈雪茹嗔他一眼:“瞧你说的,跟我还这么客气?雨水的衣服我包了,你和柱子哥的我也顺便做了。妈,您也量量尺寸,咱也赶回时髦,装上新玻璃,穿上新衣裳,亮亮堂堂过个年!”
陈妈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都听你们的!雪茹,快请阎师傅坐!”
阎师傅连忙摆手:“不忙不忙,正事要紧。”说着就拿出皮尺,利落地开始测量合作社临街的窗户尺寸。
吕辰则和陈雪茹走到一边,低声聊了几句。
“最近合作社忙吗?”吕辰问。
“还成,年底了,做新衣裳的人多。”陈雪茹笑了笑,“现在公私合营了,活计多了,但也规矩多了。前儿个你哥跑来,说要给我妈带些山药,被门口王大姐看见了,还打趣了他好久,这个傻柱子。”
吕辰会心一笑:“我哥就那样,实在,不会说漂亮话,但对人好是实打实的。”
陈雪茹白了他一眼:“就你爱胡说八道!你们呢?玻璃窗装好,家里可就亮堂多了。雨水该高兴坏了。”
“是啊,她一直嫌屋里暗,看书费眼睛。这下好了。”吕辰点头,“等装好了,你们这边也亮堂,白天干活不费灯油,晚上加班也便宜。”
量完尺寸,阎师傅记好数,说道:“成,尺寸都记下了。我回去就带着徒弟们按尺寸把木窗框开好槽,挑合适的玻璃裁好。明儿个就开始安装,几天功夫就能完事。”
“辛苦您了,阎师傅!工钱......” 吕辰忙说。
阎师傅笑着打断:“工钱就按合作社的规矩算,没多少。能把料用上,让你们两家过个亮堂年,我们心里也高兴。”
陈妈赶紧端出一盘炒瓜子和几个烤红薯:“阎师傅,快来尝尝!刚炒的瓜子,还热乎着呢!”
阎师傅推辞不过,抓了一把瓜子,又寒暄了几句,便先行告辞,回去准备明日安装的事。
吕辰和小雨水又在合作社坐了一会儿。雨水吃着红薯,叽叽喳喳地和陈妈、陈雪茹说着学校里的趣事,逗得大家笑声不断。
接下来的几天,阎师傅就带着他的几个徒弟忙碌起来,撕下旧窗户上糊的纸,然后给窗框开槽,再将一块块切割好的玻璃仔细镶嵌进去,固定封严。
昏暗的屋子一点点变得明亮起来,高兴得不得了。
不过几日光景,两处房子的窗户全都焕然一新。
装完玻璃没两天,吕辰正在院里检查新收上来的一批旧书,就听见隔壁赵家传来赵家二婶略显兴奋的招呼声。
“小辰!小辰在家吗?”
吕辰应声而出,只见赵家二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列宁装,臂弯里挎着个布包,脸上带着风风火火的笑意站在院门口。
“二婶,您下班了?快进来坐。”吕辰笑着招呼。
“不坐了不坐了,事儿急。”赵二婶摆摆手,“好事儿!天大的好事儿!咱们这片儿,要能通电了!”
“通电?二婶,你说清楚些,是公家要给我们拉电线了?”吕辰急切地问,这年头,寻常百姓家能亮起电灯,那可是了不得的“现代化”标志。
“对喽!区里有文件了,要逐步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开放居民照明用电申请!咱们宝产胡同就在名单上!街道办让我回来先跟大家通个气,明儿个就开始登记!我先去通知他们几家了,一会儿到我家商量商量,你别忘了来。”说完风风火火的走了。
不一会儿,张科长、王营长、李连长、吕辰这几家的当家人,汇聚到赵家正屋里,赵老师也在。
赵家屋里,灯光昏暗,但众人的眼睛却亮得很。赵二婶仔细传达着街道办的政策:“……申请以院为单位,得院里住户都同意才行。电线杆和主干线街道协调电力局来装,但进户的线、电表、灯头灯泡这些,得咱们自己掏钱置办。电费嘛,初步定的是按户头收,但具体怎么个收法,街道让咱们自己先商议个章程出来,报上去备案。”
她话音刚落,张科长就沉吟着开口:“这是大好事!夜里亮堂,孩子看书、大人做活计都方便,也安全。按户头收电费简单,但恐怕不尽合理。有的家人口多,屋子多,点的灯盏数肯定也多些。”
“张哥说得在理。”王营长接口道,“我看,就按实际安装的灯泡数摊电费最公平!谁家装了几个灯,就承担几份钱。电表总度数出来,除以咱们这几户总共的灯泡数,得出每个灯泡该摊多少,再乘以各家的灯泡数,清清楚楚!”
“这个法子好!”李连长立刻表示赞同,“公平合理,没话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