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看神韵。此碗造型敦厚稳重,釉色沉静,刻花率性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整体透着一股北方的雄浑大气,这正是耀州瓷的内在精神。”
说到这里,吕辰略作停顿,话锋微转:“不过……此碗虽好,却也并非毫无瑕疵,或者说,时代留下的印记。”
他指向碗口,“碗口芒口处,釉薄而微有剥落,露出浅褐色,这是因叠烧所致,当时为节省窑空间,提高产量,碗口通常不施釉,称为‘芒口’,虽算不得毛病,但总归不够完美。再者……”
他又轻轻将碗拿起,指着碗心刻花一处极细微的、与周围釉色略有差异的痕迹:“此处刻痕深处,釉色堆积稍厚,颜色略深,细看似乎有一丝极细微的补釉或后上釉的痕迹?小子不敢确定,但总觉得这一小处的光泽和质感与他处略有参差。或许是当年烧制时的小瑕疵,窑工做了弥补?亦或是后世能工巧匠的修补?因其手法极高明,几乎肉眼难辨,小子也是凭手感细微差异才隐约察觉。”
最后,他总结道:“综上所述,小子认为此碗是北宋耀州窑的真品无疑,且是工艺相当成熟时期的作品,刻花、釉色、胎质均属上乘。唯一的些微憾处,在于芒口和碗心那处极细微的、疑似后修的痕迹。但也正因这些‘不完美’,反而更显其真实和历史沧桑。此碗……拙朴大气,古意盎然,是好东西。”
一番话说完,吕辰再次躬身:“小子浅见,信口胡说,请田爷指点。”
屋内陷入一片寂静。
田爷依旧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目光低垂,看着那只小碗,半晌没有说话。
吕辰心中有些打鼓,不知道自己这番判断是否准确,尤其是最后关于那处极细微修补的猜测,是否过于大胆和冒失。
忽然,田爷抬起头,目光如电,直射吕辰。那目光中不再有之前的淡漠和审视,而是带着惊讶、审视。
“芒口,是耀州窑大量烧造民用瓷的证据,不算瑕疵,是时代特征。”田爷缓缓开口,声音依旧不高,却字字清晰,“至于碗心那处……”
他微微停顿:“你小子的眼睛倒是毒!那确实是后补的釉。不是现代人做的,是清乾隆时内务府造办处高手补的。当年此碗出土时此处略有磕损,进宫后,乾隆爷喜欢这碗的拙趣,命人补釉重烧,手艺几乎天衣无缝。这桩公案,记载在清宫造办处的档案里,知道的人不超过这个数。”
田爷伸出一只手,五指张开。
“你能看出来,凭的不是书本,是实实在在的眼力和手感。这三个月,你没白耗。”
他站起身,走到吕辰面前,重新打量着他,拍了拍吕辰的肩膀:“书本上的东西,死的人是记不住的,活的人才能用。你能从郎秃子那儿学到七八分,是他的造化。今天你这番话,不浮不夸,不卑不亢,看得准,说得透,尤其是那份谨慎和存疑的态度,是干这行的根本。”
这话让吕辰心中一热。
“三个月期满了。你这考核……”田爷顿了顿,看着吕辰期待的眼睛,终于露出了笑容,虽然很淡,“算是过了。”
吕辰心中巨石落地,喜悦和激动涌上心头,他连忙深深一揖:“多谢田爷!”
“别高兴得太早。”田爷摆摆手,恢复了慵懒的神态,“过了考核,不过是拿到了跟着我听听看看的资格。这行里的水,深着呢。往后的日子,自己机灵点,多看,多听,多摸,少问。该告诉你的时候,我自然会说。”
“是!小子明白!定不负田爷教诲!”吕辰恭敬应道。
田爷点点头,重新坐回椅子,指了指那碗:“把这碗收好吧。算是你通过考核的彩头。以后每周三下午过来。来之前,自己想好看什么,问什么。”
“是!”吕辰强压激动,小心地将那件耀州窑小碗收回楠木盒中,捧在手里。
从田爷家出来,已经是华灯初上,吕辰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街头,哪怕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有极其灵光的脑子,这三个多月的高强度学习,也让他有些精神疲惫。
他再次来到正阳门那间小酒馆,推门进去,郎爷果然已经坐在了他常坐的位置,面前摆着一小壶酒,一碟茴香豆,正眯着眼,似听非听地对着柜台上方那台咿咿呀呀唱着《文昭关》的旧收音机出神。
吕辰要了一小壶烧酒,一小碟拍黄瓜,端着来到了郎爷对面坐下。
郎爷眼皮都没抬,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戏曲的板眼。
吕辰给自己倒了杯酒,也没急着说话,小口的喝着。
过了好一会儿,收音机里一段唱腔结束,换成了滋滋啦啦的杂音,郎爷才仿慢悠悠地开口:“小子,瞧你这模样,怎么,田老西儿那儿,有信儿了?”
吕辰放下酒杯,点了点头:“嗯,今天下午,田爷给看了件东西,让我说了说看法。最后……算是过了他的考核。”
他说着,将那只旧楠木盒子拿起来,轻轻放在桌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