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北京的冬天寒意愈浓。
学期的最后一天,课程结束后,213宿舍的六兄弟回到了熟悉的房间。
“总算能喘口气了!这一学期,比在部队拉练还紧张!”王卫国把书本往床上一扔,舒展着魁梧的身躯,咧嘴笑道,露出一口白牙。
汪传志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接话:“可不是嘛!俺现在就想着回家狠狠睡上三天,再让我妈包顿酸菜馅饺子!想想都流口水!”
吴国华小心地擦拭着眼镜,微笑着说:“虽学业艰辛,然收获颇丰。与诸君同窗共勉,实乃幸事。”他文绉绉的话引来大家善意的哄笑。
任长空小声附和:“嗯,回家帮我爹娘干点活。”陈志国则默默地将发旧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
吕辰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伙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个油纸包:“兄弟们,一点北京特产,果脯蜜饯什么的,带回去给家里老人孩子尝个鲜。”
“哎呀!吕辰你也太客气了!”王卫国大手一拍吕辰的肩膀。
“这怎么好意思…”陈志国搓着手。
“见外了不是?”吕辰笑着把东西塞给他们,“一个寒假呢,都早点回来。明年开春,咱们‘213六虎’再一起啃《理论力学》那块硬骨头!”
“必须的!谁掉队谁请客!”汪传志起哄道。
大家说笑着,互相交代离别的言语,约定开学报到的时间。
小小的宿舍里,充满了真挚的同窗情谊和回家的期盼。
送别了室友,吕辰也收拾行装准备离校。
夜深人静时,他的意识沉入农场空间。
这里依旧温暖如春,与外界呼啸的北风形成鲜明对比。四百亩的空间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新种的庄稼已经长到一尺来高,一片绿油油的景象。菜地里蔬菜长势旺盛,白菜墩实,萝卜露出红红的肩膀,菠菜、油菜绿油油一片。
山坡上,果树虽未挂果,但枝干茁壮。
畜禽区更是热闹非凡,六十余头大肥猪在圈里哼哼唧唧,膘肥体壮;十几只山羊安静地嚼着草料,毛色光亮;上百只鸡在草丛里觅食,鸭群、鹅群在划定的区域里嬉戏,意识扫过,各类禽蛋纷纷入库。
湖泊水波荡漾,鱼虾繁盛,不时有大鱼跃出水面,河蚌、甲鱼等静静躺在水底。
山坡上的蜂群早已分成两箱,采集的蜂蜜装满了七八个瓷坛。
仓库里,上万斤稻米、小麦堆成小山,几千斤火腿、腊肉、腊鸡、香肠挂满木架,石室里,十几坛猪油安静的摆放着。
另一边的石室里,数十个大木箱码得整整齐齐,里面是这些年各种渠道收来到古籍、字画。
这就是他最大的底气,一个隐藏在更高维度的、丰饶的避难所和物资库。
意念微动,将一批粮食、风干好的肉类、禽蛋、耐储存的蔬菜水果整理出来,准备寒假期间逐步“合理化”地拿回家中,改善家人生活,为即将到来的艰难时期做储备。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就在知识的沉淀、情感的牵挂、力量的积蓄和对未来的筹划中,平静地降临了。
寒风呼号,风雪漫天,敲打着宝产胡同甲五号院的窗棂。屋内却暖意融融,饭菜香气与炭火气交织,驱散了冬日的凛冽。
吕辰放下行李,与家人围坐桌旁。
表哥何雨柱忙着张罗饭菜,嘴上抱怨着学校放假晚,眼里却全是见到弟弟回家的喜悦。陈婶、陈雪茹和雨水则围着吕辰,问长问短。
吕辰打开嫂子缝的双肩包,从里面取出两本牛皮纸包着的书。
“表哥,嫂子,这次回来,从学校图书馆给你们借了两本书。”吕辰将书递过去。
何雨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一本,翻开封面,念道:“《营养卫生学》?哎哟,这名字可够拗口的。”他虽是大师傅,但对理论书籍一向头疼。
吕辰笑道,“这书里讲的是科学配比、营养均衡、食堂管理、卫生健康,跟你现在的工作很对路子,但是更系统、更科学。你不是老琢磨怎么让工友们吃得又好又实惠吗?这里面的理论能用上。”
何雨柱一听跟实际工作有关,立刻来了兴趣,粗粗翻了几页,虽然不少术语看不懂,但里面的图表和看着就专业。“成!这书好!我得好好瞅瞅,说不定真能鼓捣出几个新菜式,又健康又好吃,还是你小子想着我!”
另一边,陈雪茹也打开了递给她的书。这是一本《民间刺绣图案集》,里面绘制了丰富多彩的花卉、鸟兽、人物传统纹样,还有不少关于针法运用和色彩搭配的讲解。
“呀!这书可真漂亮!”陈雪茹眼睛一亮,她是行家,一眼就看出这本图集的珍贵之处。
“这些花样儿现在可不多见了,好多老样子都快失传了。你看这个‘百蝶穿花’的构图,多精巧!还有这个‘瓜瓞绵绵’的寓意,用在小孩的肚兜上最合适不过了……”她轻轻抚摸着书页,爱不释手,已然沉浸在刺绣的世界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