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小院里静悄悄的。
何雨柱去了轧钢厂上班,陈雪茹在合作社还未回来,陈婶和张奶奶、赵奶奶应吴奶奶邀请一起去合作社选鞋样,小雨水也跟着去了,院子里只剩吕辰一人。
他仰躺在那张老旧的大藤椅上,椅身随着他轻微的呼吸发出柔和的吱呀声,仿佛一首悠长的催眠曲。
双眼轻阖,面容平静,看上去与任何一个在夏日午后小憩的青年并无二致。
然而,意识早已沉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维度。
农场空间里,依旧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四面环山的谷地静谧安然,湖泊如镜,倒映着流云。
成熟的作物散发着清香,禽畜在圈舍里悠闲踱步。
但与往日不同的是,在东北山壁储藏室前的平台中央,不知何时出现了一张宽大的梨木书案,案上纸笔俱全,旁边还整齐地码放着一沓沓厚厚的稿纸。
吕辰的意识降临到了此处,在这里,他无需肉身,一个念头便可聚散无形,感知万物。
他心念微动,想的正是那本正在创作中的西方奇幻小说。主角团即将深入一座被遗忘的古精灵地下城,里面充满了光怪陆离的魔法陷阱和沉睡千年的古代造物。
念头方起,空间便为之呼应。
案上一本信签纸无风自动,轻轻飘起,铺在桌面上,自动翻开新的一页。
旁边的墨水瓶自动打开,一支钢笔自行探入墨水瓶,饱蘸浓墨,然后便如被一只无形而灵巧的手握住一般,稳稳地落在信纸之上。
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根本没有思考和停顿的过程,因为思维即是过程。
吕辰的脑海中浮现出幽深的地窟、发光的符文、巨大的齿轮机关、瑰丽却危险的古代魔法景观……,那支笔便精准无比地将这一切转化为生动流畅的文字。
速度之快,几乎只能看到一片残影,墨迹在纸面上迅速延伸、铺展,仿佛有生命般自行编织着故事的经纬。
字迹工整而清晰,段落分明,甚至标点符号都精准无误。
思维有多快,书写的速度就有多快。
寻常作家需要苦思冥想的情节转折、需要字斟句酌的描写、需要反复推敲的对白,在这里,完全同步于思维的流淌,被极其高效地直接输出为文本。
一张稿纸写满,便轻巧地飞落到一旁,自动归类叠好,另一张空白稿纸立刻补上空位,书写继续,毫不停歇。
偶尔,吕辰的思维会对某个词句进行微调,或者插入一段新的灵感。
稿纸上相应的文字便会如同活物般微微蠕动,墨迹稍褪又复浓,瞬间完成修改增删,天衣无缝。
写累了西方奇幻,念头一转,又想到了《洪荒》中关于“后土身化轮回”的悲壮篇章。
书案上的情景随之变幻,稿纸换了一批更显古拙质感的,墨色似乎也变得更加沉凝深邃。
笔下的文字风格陡然一变,从西幻的明快冒险,瞬间转为洪荒的苍凉古朴、宏大悲悯,字里行间,道韵自生,仿佛带着上古的叹息与天地的共鸣。
在这里,创作不再是“写”,而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投影”和“意念具现”。省却了一切肉体上的限制和低效过程,将想象力直接转化为成果。
心有多广,世界便有多大;思有多快,文字便有多迅疾。
这一幕,要是被读者老爷看见,恐怕也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日更七八万字?若非吕辰还需要分神梳理剧情、完善设定,仅仅是将脑海中的画面直接转录出来,这个速度或许都远远不止。
这对于外界的任何作家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但在这里,只是意识流转间水到渠成的平常事。
时间静静流淌,信纸写满一本又一本,上面密密麻麻布满了思想的结晶。
终于,吕辰感到了一丝精神上的疲惫。笔墨停顿,稿纸轻轻落回案上,一切归于平静。
意识缓缓抽离,回归现实。
藤椅上的吕辰轻轻吁了口气,睁开了眼睛。傍晚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点,有些晃眼。
他眨了眨眼,适应着光线,身体依旧慵懒,精神却有一种剧烈活动后的满足与倦怠。
意识再次沉入空间,瞥了一眼那书案上新增的、墨迹仿佛还未干透的厚厚稿纸。
“嗯,今天进度不错。”他低声自语,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后,他把小咪薅过来,打开收音机,调了一个评书频道,调整了一下姿势,在藤椅令人安心的吱呀声中,再次闭上眼睛,这次是真的打算小憩片刻了。
院外的蝉鸣依旧,仿佛从未间断,也无人知晓,就在这个下午,另一个维度里,已有数万字的瑰丽世界被悄然创造出来。
然而正准备小憩,院门外就传来敲门声,起身拔开门闩。
只见郝伯仁站在门外,脸色疲惫,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极度的紧张、兴奋与不安。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旧报纸包了好几层的包裹,还用细麻绳捆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