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烈的掌声中,刘根生激动得脸膛发红,他有些手足无措地走上台,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才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奖状。他对着话筒,嘴唇哆嗦了几下,才发出声音,他表示这都是上级领导得好!是轧钢厂支援得好!是马教授教得好!是全村老少爷们儿一起拼命干出来的!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把基地搞得更好,给国家种出更多的菜!”
他的发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情实感,再次赢得了满堂彩。
农学院的陈副院长代表学院表彰了马教授的团队,授予他们“农学院科技支农先锋队”的荣誉称号。
马教授上台领奖时,只是推了推眼镜,谦逊地笑了笑,说了句“都是应该做的,科学技术必须为农业生产服务”,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表彰环节过后,仪式进入了最令人期待的环节:现场采收!
刘根生引着各位领导,走进旁边一个专门预留的暖棚。棚内温暖湿润,成熟的西红柿像红宝石般镶嵌在翠绿的枝叶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各位领导,请!”刘根生拿起几个崭新的竹筐,递了过去。
大家接过竹筐,小心翼翼地采摘下第一批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轻轻放入筐中。
宣传干事小刘和报社记者赶紧抓拍这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领导们弯腰劳作,与农民、科技人员在一起,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吕辰也拿了一个筐,跟着一起采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这沉甸甸的果实,是对过去几个月所有提心吊胆、辛苦奔波的最好回报。
很快,几个竹筐就装满了,被村民们抬出暖棚,放在空地中央展示,阳光照射下,西红柿格外鲜艳夺目,引得阵阵赞叹,领导们的脸上笑容更盛。
《北京日报》的记者首先采访了刘根生。
“刘劳模,请您谈谈此刻的心情,以及基地未来的打算?”
刘根生有些紧张,但话语朴实有力:“心情……就是高兴!感激!要不是党和政府,要不是轧钢厂和马教授,俺们村今年这关都不知道咋过!未来?未来咱们听领导的!继续扩大基地,把菜种得更好,保证完成任务!”
记者又采访马教授:“马教授,您作为技术负责人,认为白杨村基地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马教授扶了扶眼镜,严谨地回答:“最关键的是实事求是,科学施策。不搞花架子,针对旱情,抓住了‘水’这个牛鼻子,滴灌节水技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然,这也离不开村民们的严格执行和辛勤管理。”
最后,记者采访了李怀德:“李主任,红星轧钢厂对基地下一步有什么支持计划?”
李怀德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白杨村基地!下一步,我们计划支援一批新的农用薄膜,帮助村里再扩建一批暖棚!同时,我们将与白杨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让工人兄弟吃得更好,也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的发言赢得了现场一片叫好声。
采访结束时,轧钢厂运输队的车已经装的满满当当。
村民们将一筐筐新鲜蔬菜整齐地装上一辆挂着红色横幅的解放牌卡车。车厢两侧贴着“工农一心,抗旱保收”“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标语。
最上面的几筐蔬菜,还特意系上了红布条,显得格外喜庆。
刘根生亲自将一小挂鞭炮挂在车头。
大家一起在车前合影。
杨卫民厂长一声令下:“发车!”
鞭炮“噼里啪啦”地炸响,卡车引擎轰鸣,缓缓驶出基地,向着北京城的方向开去。
车上的蔬菜,不仅代表着物质的收获,更承载着白杨村人的希望、轧钢工人的期待和这个时代特有的政治荣光。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