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车上,陈雪茹裹紧了被子,看着丈夫的帽檐和肩头上积起的白雪,再看着两旁护着的少年们冻得通红却认真的脸庞,只觉得这凛冽的寒冬,似乎也没那么冷了。
回到家时,大雪已经没过了脚踝,把嫂子陈雪茹扶回屋里,陈婶端来姜汤给吕辰五人喝了下去。
吕辰对吴军、吴民、赵小恺三人道:“小军、小民、小恺,这雪下得太大了,不如明天早上,咱们再叫上小中弟弟、佳佳妹妹他们,兄弟姐妹们一起,给各院把房顶的雪除了,晚上在我家开个庆功宴。”
吴军三人二话不说,应承了下来。
大雪下了一整夜,直到天光放亮时才渐渐止住。
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积雪足有半尺来厚,覆盖了屋顶、墙头、树枝,也将门前的胡同彻底掩埋,只剩下一片平坦而刺眼的白。屋檐下挂着一排排晶莹的冰凌,在清晨稀薄的阳光下闪着微光。
吕辰和何雨柱早早起身,拿起铁锹和扫帚,开始清路。
“这雪可真厚实!”何雨柱一锹下去,铲起一大块雪,“得赶紧把路清出来,不然一会儿化了结冰,更不好走。”
吕辰一边铲着台阶上的雪,一边说:“表哥,昨晚我已经和吴家兄弟和小恺他们约好了,今天把咱们这几户院子房顶上的雪也扫一扫。”
“成!这主意好!”何雨柱点头,“半大小子们正好有力气,一起干活也热闹。我先把院里和门口这条小路清出来。”
正说着,就听见胡同口传来街道办刘副主任那熟悉的大嗓门。
“各家各户注意了!出来扫雪喽!党员、积极分子带头,咱们把路上的雪清一清,方便大家出行!”
紧接着,赵家二婶也拿着个铁皮喇叭补充喊道:“老少爷们儿们都搭把手哇!特别是临街的住户,门前雪自家负责清扫,公共路段咱们一起干!带上铁锹、扫帚、推板!”
号召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仿佛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立刻激起了层层涟漪。
话音刚落,甲五号院的邻居们便纷纷行动起来。
吴家的吴军和吴民,已经一人扛着一把大扫帚,一人拿着个旧铁锹冲了出来,嘴里还嚷嚷着:“扫雪去咯!”
吴奶奶跟在后面叮嘱:“看着点脚底下,别摔着!”
对门的王副处长和李连长更是雷厉风行,他们军人出身,干这活儿格外利索。王家两个小孩子也跟着干得热闹。
赵老师、赵编辑也带赵小恺出来了,他虽然文静,但干活毫不含糊,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自家门前的区域。他妹妹赵芸则拿着个小簸箕,帮哥哥把扫成堆的雪铲到一边。
张科长家的张中、张华两兄弟也加入了清扫的队伍。
何雨柱和吕辰对视一眼,带着兴奋的小雨水加入了队伍。
陈婶系着围裙:“柱子,小辰,你们看着点雨水!我把炉子弄旺点,烧上热水,等大家干完活好回来喝口热的!”
很快,整条胡同都热闹起来,男人们负责用铁锹铲、用推板推,将厚厚的积雪堆到路边不碍事的地方;女人们和半大的孩子则用扫帚将残留的雪屑清扫干净。年纪大的老人则在一旁指挥,或者拿着小铲子清理门槛、台阶等细节之处。
刘副主任和赵二婶穿梭在人群中,一边指挥协调,一边也亲自上手干活。
“老吴家的,这边堆得差不多了,往那边挪挪!”
“赵老师,您歇会儿,让年轻人来!”
“老王,你这雪堆别太高,留出排水沟来!”
“大家加把劲啊,争取早饭前把主路清出来!”
虽然天气寒冷,但干活的热情却很高。铁锹与地面的摩擦声、扫帚的沙沙声、人们的说笑声、孩子们的嬉闹声,汇成了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劳动交响乐。不时有人开着玩笑,互相比较谁干得快,谁铲的雪多,空气中弥漫着邻里间特有的熟稔与温暖。
人多力量大,不过半个多时辰,胡同里的主要通道就被清理了出来,露出了湿润的青石板路面。积雪被整齐地堆在墙根和树下,像一道道白色的矮墙。
看着畅通无阻的胡同,大家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刘副主任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大声道:“辛苦大家了!都赶紧回家暖和暖和,喝口热水!路上小心地滑!”
吕辰和邻居们互相招呼着,各自回家。
陈婶果然已经烧好了一大锅姜枣茶,热气腾腾地招呼着刚干完活、脸颊冻得通红的吕辰和几位邻居家的孩子。
吃过早饭,甲字号各家小一辈就聚集到吕辰家院里,吴家的吴军、吴民、吴兵,赵家的赵小恺、赵小悌,王家的王振军、王振国,张家的张中、张华。除了李连长家小子才三四岁没有来,就连吴佳、赵芸两个半大姑娘也来了,正跟着雨水一起嚷着要出力。
大家拿着从各家凑来的长竹竿、扫帚、木锨,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吕辰站在廊下,看着眼前这群充满朝气的少年郎,清了清嗓子,提高了声音:“兄弟们,静一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