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周末一早,何雨柱和吕辰就从吴家借来了板车,陈婶抱来厚厚的被褥铺上,又加了一床新弹的棉花胎。和闻讯赶来的吴二婶、张婶、李婶一起,小心翼翼地将陈雪茹扶上车坐好,用被子将她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张脸。
“雪茹,放宽心,医院条件好着呢!”吴二婶安慰道。
“就是,柱子、小辰都安排好了,你就安心去等着抱大胖小子吧!”张婶也笑着打气。
李婶则细心地帮陈雪茹理了理围巾:“路上慢点,别颠着了。”
小雨水也穿戴整齐,小脸上满是严肃和期待,紧紧跟在板车旁边,像个小小护卫。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出发了,何雨柱在前面拉,吕辰在后面推,陈婶和几位邻居围在两侧照应,小雨水则蹦蹦跳跳地在前头探路。
冬日的阳光洒在积雪未消的街道上,映照着这一支充满希望与温情的队伍。
偶尔朔风吹过,雪沫翻飞。
来到市妇产医院,眼前的情景让众人都有些惊讶。
市妇产医院是一栋新建不久的三层苏式建筑,外观简洁大方,但门口却已是人头攒动。
抱着肚子、在家属搀扶下前来待产的孕妇,抱着新生儿出院的家庭,行色匆匆的医护人员……将本不算小的门厅挤得水泄不通。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一半人紧张期待,另一半人开心欢喜!
婴儿的啼哭声和大人们的交谈声,混杂出一种既紧张又充满生机的特殊氛围。
“嚯,这么多人!”何雨柱咂了咂舌,有些紧张地握紧了板车的把手。
“新社会了,大家都信科学,愿意来医院生孩子,是好事。”吕辰倒是比较镇定,他护着板车,示意何雨柱跟他往里面挤。
好不容易挤到挂号缴费的窗口前,队伍排得老长。
何雨柱把陈雪茹交给陈婶和邻居婶娘,自己赶紧去排队。
等待的时间显得格外漫长,陈雪茹看着周围众多孕妇和家属,听着不时传来的呻吟或啼哭,手心不禁有些出汗,陈婶低声安慰着她。
医院内部设施确实比较新,墙壁刷得雪白,但显然已经超负荷运转,走廊里都加了不少床位。
轮到何雨柱时,他有些笨拙地向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办理入院手续。
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询问着姓名、年龄、住址等信息。
吕辰走上前,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郑重地取出一个红皮小本子,递进窗口。
“同志,您好。这是我们家属的证明。”
工作人员接过小本子打开,只见上面印着“军属医疗证”几个字,颁发单位是区武装部,持证人是吕辰,关系栏写着“烈属”。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注明可享受优先就诊及部分费用减免等优待政策。
工作人员的脸上立刻闪过一丝敬意,态度明显变得恭敬和热情。
她仔细核对了一下证件,然后快速地在单据上盖了几个章。
“原来是烈属家庭!向英雄致敬!”工作人员的声音提高了些,引得周围一些人投来关注的目光,“床位我们已经为军属和烈属家庭预留了部分,我这就给您安排!相关费用也会按政策处理,您放心!”
她熟练地开好单子,递给何雨柱,并指示他们去二楼产科病区找护士站安排床位。
这一切发生得很快,却让何雨柱、陈婶,尤其是板车上的陈雪茹,都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何雨柱拿着那张单据,手微微颤抖,不仅仅是省了钱高兴,更是一种被国家、被社会认可和尊重的巨大自豪感。
陈婶喃喃道:“感谢党和政府,铁锤兄弟,你好好看看,孩子们都好好的,国家也记着咱们呢……”
吕辰接过单据,心中也颇为感慨。
这张小小的证件,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荣光,也是这个家庭在这个时代的一份重要保障。
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优待,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传承。
在护士的引导下,他们顺利地在二楼一间相对安静的病房里安顿下来。
病房里有六张床,已经住了三位孕妇,护士给陈雪茹安排了一个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能照到床上。
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床单洁白,环境整洁,比起家里的温暖也不遑多让。
几位邻居大婶忙着整理床铺,放置带来的衣物和用品。
吕辰、何雨柱跟着护士去办理更详细的手续和了解注意事项。陈婶和小雨水则陪着陈雪茹说话,缓解她的紧张情绪。
忙活一阵,才算是安顿下来,剩下来的就是静静等着新生命的降临了,他的到来,必将为这个家庭,也为这个寒冷的冬天,带来最温暖的希望。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