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拔高到政治思想和干部队伍建设高度的批评,让王书记压力陡增,脸上有些发烫:“李厂长指示得对!我们支部一定就此进行深刻检讨和总结,加强干部教育,改进工作方法,确保更好地服务生产中心工作!”
李怀德点点头,语气缓和下来,关照道:“这次幸好总厂及时发现并介入,才没有造成损失,也才有了现在这个可喜的局面。我希望你们支部能就此事好好总结,如何更好地服务生产中心工作。总厂党委那边,我会帮你把事情控制在积极的方向。”
这话既是施压,也是保护,王书记心中稍定,连忙表态感谢。
验收会结束,李怀德勉励了吕辰等人和配件厂干部职工几句,便乘车离开了。
他一走,张厂长和王书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复杂情绪。
李副厂长这番连消带打,既肯定了成绩,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他们前期的问题,更巧妙地加强了对配件厂的关注和影响力。
“技术攻关小组”的使命圆满完成,在配件厂干部职工依依不舍的送别下,吕辰六人收拾好个人物品,还有那个已成为他们个人物品的工具箱,返回了学校。
回到清华园,重新投入课堂学习,但经过工厂实践的洗礼,六人感觉看待课本知识的视角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实践中的得失。
“配件厂的问题,看似是技术问题,根源其实是管理问题。”王卫国总结道。
吴国华推推眼镜:“没错。设备老化可以更新,但如果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新设备也会很快被用坏,问题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
汪传志建议道:“咱们是不是可以把这次的经验总结一下?弄个……,弄个啥玩意儿,让别的类似的小厂也能照着做?”
陈志国也积极响应:“对,流程,标准。”
任长空也眼睛发亮:“俺觉得行!把咱们做的那些,啥模具咋弄、卡具咋用、规程咋写,都记下来!”
吕辰笑道:“大家的想法很好,我们不如系统性地总结一下,写一份《小型机械厂生产规范》,侧重于基础管理、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再结合我们观察到的其他一些小厂的共性问题,写一份调研报告。这东西,或许比单纯解决一个厂的问题更有价值。”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于是,在完成日常学业之余,213宿舍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六人分工合作,吕辰和吴国华负责理论框架和标准拟定,王卫国和任长空整理操作流程和规程编写经验,汪传志和陈志国则负责检测工具标准化和常见问题排查部分。
他们将红星机械配件厂的实践经验去芜存菁,提炼升华,最终形成了一份内容详实、条理清晰的《小型机械厂生产管理规范(草案)》,以及一份《关于当前中小机械企业普遍性问题的调研与解决方案》。
这份规范和报告,没有高深的理论,却切中了时下大量中小机械厂管理粗放、质量低下的痛点,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
“这东西写是写出来了,怎么才能让它发挥最大作用?”王卫国提出了关键问题。
吴国华沉吟:“如果只是作为我们的实践报告交上去,恐怕影响力有限。”
汪传志道:“咱们认识的人里,谁能把这东西递上去?”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吕辰。
吕辰心中早有考量。
他清楚,这份成果的价值,需要合适的平台和有力的推手才能最大化,李怀德,无疑是最佳人选。
他有能力、有野心,也需要政绩,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运作。
“我们去一趟轧钢厂,找李厂长。”吕辰开口道,“这份东西,只有在他手里,才能真正物尽其用。”
几天后,六人再次来到红星轧钢厂,熟门熟路地走进了李怀德的办公室。
“哟,小吕兄弟,各位同学,怎么有空过来了?快请坐!”李怀德见到他们,很是热情。
吕辰诚恳地道:“李厂长,这次实践能顺利完成,全靠您和轧钢厂的鼎力支持。我们无以为报,在解决配件厂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六个人总结了一下,共同撰写了一份《小型机械厂生产管理规范(草案)》和一份《关于当前中小机械企业普遍性问题的调研与解决方案》。我们觉得,配件厂的问题可能不是个例,这套方法或许对其他类似工厂也有点参考价值。”
说着,他将两份装订好的文件双手递了过去。
李怀德起初是礼貌性地接过,脸上带着惯常的笑容。
但当他随手翻开《规范》草案,看了几页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眼神变得越来越锐利。
他又迅速拿起那份调研报告浏览,呼吸都微微加重。
办公室内一片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突然,李怀德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好!好啊!小吕兄弟,各位同学,你们这可是……送了我一份天大的厚礼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