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李怀德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猛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热情而兴奋的笑容:“好!小吕兄弟,各位同学!你们这个想法,有魄力!有远见!我就欣赏你们年轻人这股子敢想敢干、敢于挑战权威的闯劲!”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显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光是听你们说,看这些纸面东西还不够。这样,你们跟我来,咱们开个小会,让更专业的人来一起听听,帮我把把关!”
说着,他拿起电话,快速拨通:“喂,技术科吗?我是李怀德,请王科长马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另外,让他把负责电气自动化的钱工和负责机械设计的孙工一起叫上,对,马上!”
放下电话,李怀德对吕辰六人笑道:“走,咱们去旁边的小会议室。老王是技术专家,钱工和孙工都是厂里在电气和机械方面的顶梁柱,功底扎实,人也务实。让他们听听你们的方案,从专业角度看看有没有什么硬伤,值不值得厂里支持。”
他特意强调了一句,也像是在对即将与会的下属定调子:“关键是评估两点:第一,技术上到底能不能实现?会不会最后搞不成闹笑话?第二,按你们说的,主要利用废旧料和标准件,这成本到底可不可控?咱们既要敢于创新,也要脚踏实地嘛!”
一行人转移到旁边一间安静的小会议室。
不一会儿,技术科王科长便带着两位工程师走了进来。
一位年纪稍长,约莫五十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透着一股老技术人员的严谨,这是负责电气自动化的钱工程师。
另一位则相对年轻,四十多岁,戴着眼镜,神情专注,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这是负责机械设计的孙工程师。
李怀德示意大家坐下,开门见山:“老王,钱工,孙工,这几位是清华大学的同学,吕辰你们见过,另外五位是他的同学,组成的‘技术工关小组’。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想搞一个板材自动分拣码垛的系统,用继电器控制。我叫你们来,就是从你们专业的角度,帮我好好掂量掂量,这个想法靠不靠谱,有没有搞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位技术人员,“重点是评估我刚才说的那两点:技术可行性和成本可控性。都放开谈,有一说一。”
王科长接过吕辰再次递上的计划书概要,与钱工、孙工一起翻阅起来。
钱工程师首先发难,眉头紧锁:“继电器控制?接线复杂得像蜘蛛网,稳定性存疑!故障排查能查到你头晕!哪有老师傅用眼睛一看,用吊车一吊来得方便可靠?你们学生娃,就是喜欢脱离实际,搞这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面对尖锐质疑,吴国华平静回应:“钱工,您说得对,继电器线路确实复杂。但我们设计此系统,正是为了将老师傅从重复、繁重且有风险的搬运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处理更依赖经验的复杂问题。”
吕辰补充道:“关于稳定性,我们计划采用成熟的继电器梯形图逻辑,并设计完善的电气互锁和安全电路。只要元器件质量过关,安装规范,其可靠性是经过全球工业实践验证的。”
孙工程师则关注具体实现:“想法有吸引力。但气动机械手如何保证抓取力既不掉板又不伤板面?不同板材的厚度重量变化,夹具和气路压力如何快速适应?车间气源压力波动会不会影响稳定性?”
汪传志指着草图关键部位解答:“孙工,您的问题非常关键。我们设计了自适应气动抓手,在标准工作压力下,理论抓取力足以覆盖常见板材并有安全系数。对于不同规格,我们计划设计可快速更换的夹具模块,并通过可调压阀和稳压罐来应对压力波动。这是我们初步的抓取力计算和分析草稿,请您斧正。”
技术科王科长更关注资源:“就算结构件用废旧钢材,核心的继电器、传感器、气动元件总要采购吧?这笔预算从哪出?现在经费可都卡得紧。”
王卫国起身回答:“王科长,我们仔细研究过,大部分低压电器和气动元件,厂里备件库房甚至有淘汰设备拆下的完好零件,可以优先申请使用。我们首要目标是做出一套简化的演示系统来验证核心逻辑。若演示成功,届时再申请小额革新经费进行放大试验,就顺理成章了。现阶段,这可视为一次‘极小成本的可行性探索’。”
小会议室里,观点交锋,问答往复。
保守的质疑与创新的构想碰撞,经验的判断与严谨的计算互补。
吕辰六人准备充分,分工明确,应对得体,既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也表现出了对工厂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尊重。
李怀德靠在椅背上,静静地听着双方的讨论,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
他不需要完全听懂所有的技术细节,但他能感受到这六个年轻人不是头脑发热,他们的想法有理论基础,有初步设计,有实现路径,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极强的执行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