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详细描述了系统如何解决库房管理混乱、发货效率低下的痛点,如何将工人从繁重危险的搬运中解放出来,以及吕辰他们如何克服技术难关,最终实现稳定运行的过程。
“……厂长,您是没看见,那机器手自个儿把钢板分门别类、码得整整齐齐,比最熟练的老师傅干得还利索!关键是,它不知疲倦,不会出错!仓库那边的老王,笑得都合不拢嘴了!”
杨厂长听得频频点头,他对能直接提升生产效率、具有标杆意义的技术革新,有着天然的敏感和兴趣。
“好!干得漂亮!”杨厂长赞叹,“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技术革新,意义不比这万亩基地小!这是把我们轧钢厂的生产方式,往现代化、自动化方向上推啊!”
他看向吕辰,眼里充满赞赏:“小吕,你们这个‘技术攻关小组’,真是我们轧钢厂的福星,也是我们国家工业未来的希望!”
吕辰谦逊道:“厂长过奖了。系统能成功,离不开李厂长的全力支持,离不开钱工、孙工和车间老师傅们的无私帮助,更离不开厂里给我们提供的实践平台。我们只是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杨厂长摆摆手:“你这个小同志就是太谦虚,一点都不像年轻人。”
他顿了顿,决定道:“这样的成果,不能默默无闻!怀德,回去之后,你要立刻着手,筹备一个高规格的验收仪式!要邀请清华大学的领导、系里的教授,请市工业局的领导,还要请兄弟工厂的技术代表都来参观学习!我们要把‘自动化’这个理念,堂堂正正地树立起来,融合到轧钢厂下一步的生产建设规划当中去!这是我们红星轧钢厂,迈向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一步!”
“是!厂长,您放心,我一定把验收仪式办得风风光光,充分展现我们厂技术革命的成果和决心!”李怀德立刻保证,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吕辰的谋划,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车轮滚滚,载着沉甸甸的喜悦与崭新的规划,驶向北京城。
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红星轧钢厂举办了验收评审会,同时也举办了清华大学-红星轧钢厂校企合作深化仪式。
厂部大会议室布置得庄严隆重。
台上坐着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主任、刘星海教授一行,市工业局主管技术的副局长,红星轧钢厂杨卫民厂长、李怀德副厂长等厂领导,以及技术科王科长、钱工程师、孙工程师。
台下坐满了轧钢厂各车间、科室代表,以及来自首都钢铁、第一机床厂等兄弟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工程师代表。
《光明日报》记者拿着相机和笔记本,穿梭在会场内外。
吕辰、王卫国、吴国华、汪传志、陈志国、任长空六人,穿着整洁学生装,胸佩清华校徽,坐在前排,神情既紧张又激动。
杨卫民厂长致辞,回顾了轧钢厂与清华,特别是与“技术攻关小组”合作的历程,高度评价了此次自动化项目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并再次强调了推动自动化、建设现代化工厂的决心。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移步薄板车间成品库房,进行现场观摩。
此时的库房早已打扫得一尘不染。
自动分拣码垛系统在灯光下泛着冷峻光泽。
扩展的轻型检测平台覆盖货架区域,指示灯准备就绪。
面对济济一堂的领导、专家和同行,吕辰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沉稳地走到系统前方,进行简要介绍。
随后,杨厂长一声令下,系统启动。
继电器控制柜内响起规律而清脆的“咔嗒”声,指示灯有序闪烁。传送带平稳运行,将一块随机指定的钢板送入工作区。
光电传感器识别到位,信号传入“机器大脑”。
只见气动机械手灵活下降,自适应抓手稳稳吸住钢板,提升,横移,根据预设的“仓库管理系统”指令,精准地将钢板放置到对应货位区域,码放得整齐划一。
整个流程行云流水,稳定高效,与以往依赖天车和人工记忆、寻找、搬运的混乱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好!”“真稳当!”
“这速度,比人工快多了!”
现场响起阵阵惊叹和议论。
来自兄弟工厂的工程师们看得目不转睛,交头接耳,询问技术细节。
钱工程师和孙工程师此刻也一改之前的保留态度,面带自豪地向身边同行介绍系统的技术特点和解决的关键难题。
牛师傅、邹师傅、王师傅等参与项目的老师傅,以及张涛等青工,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自己亲手参与打造的“钢铁巨兽”稳定运行,脸上露出憨厚而骄傲的笑容。
现场演示圆满成功。
回到大礼堂,进入技术汇报和评审环节。
吴国华阐述了基于继电器逻辑的控制系统设计原理、抗干扰措施和可靠性保障。
汪传志和陈志国配合结构图纸和实物照片,讲解了机械传动、气动抓取机构的设计优化与实现。
王卫国则汇报了项目管理的流程、技术规范的编写以及仓库管理系统集成的思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