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辰点点头,接过话道:“是啊,天时难测,还得靠人想办法。”
顿了顿,又道:“不瞒您说,我家是密云那边白杨村的,情况和咱们这儿有点像,也是靠山近水,但这两年我们村搞起了蔬菜基地,跟城里的轧钢厂合作,请来农学院的专家马教授,指导我们建了暖棚,打了深井,还用上了滴灌技术,硬是在旱年保证了蔬菜产出,乡亲们的日子眼见着就好起来了。”
王队长噌地站了起来,双目紧紧的盯着吕辰:“吕同学,你家是白杨村的?密云水库下面那个白杨村?万亩蔬菜基地那白杨村?”
吕辰肯定地说道:“对,王队长你没听错,我家是白杨村的!”
这时,小雨水跑过来:“王伯伯,表哥没骗你,我老舅还是白杨村的队长呢?去年他还得了市劳模奖章!”
王队长听得眼睛发亮,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哦?刘根生是你舅舅?吕同学,你们村具体是咋搞的?你快给详细说说!”
“开始时,我们主要是利用了背风向阳的坡地,建起了一排排暖棚,保温保墒。然后集中力量打了几口深井,解决了水源问题。最关键的是和轧钢厂、农学院合作,厂里包销产品,学院提供技术指导,形成了稳定的产供销链条。”吕辰详细解释道,并着重强调了“厂校村合作”的模式。
王队长越听越激动,猛地一拍大腿:“吕辰同学,你这可是给我们指了条明路啊!咱们正白旗村,还有旁边的四王村,平地也不少,山泉水也方便引!要是也能像白杨村那样……乡亲们的日子可就有盼头了!”
他搓着手,脸上满是兴奋的红光:“咱们这香山脚下,从老祖宗那会儿就是块宝地,山好、水好、地肥。正白旗村、四王村名字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这里能出产,养得活人,所以,以前就有王爷把别业安在这里、满清的正白旗就在这里驻扎,咱们这里,单讲水源,比皇庄也不差。要是论风景,哼哼……”
王队长一副自豪的样子:“早年间,多少文人墨客都喜欢往这儿跑,寻幽访胜,吟诗作对。据说就跟前清几位喜好诗文的王爷别业有关。”
看见大家都认真听着,王队长说得兴起:“正白旗村这边,听老辈人讲,有个叫曹雪芹的纨绔子弟,祖上曾经是辫子朝康熙爷的宠臣,后来成了破落户,晚年潦倒,就在这一带住过,据说还做了个什么梦,后来他把这梦给写成话本,都是些富贵人家公子小姐,吃饱了撑的没事,在后宅作妖的那点破事……
这话出来,顿时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会儿,王队长叹了口气:“唉,都是老话了。可这山,这水,这地气,养人啊!要是能用好了,肯定能成事!”
王队长没提让吕辰牵线搭桥的事,这年头,一门活命的营生,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轻易相授,但是他眼里对白杨村的羡慕却总是藏不住。
吕辰肯定地点点头:“王队长,如果您有心,我倒是可以给我根生叔写一封信,帮您牵个线。”
王队长大喜过望,激动道:“小吕,你真的愿意帮这个忙?真的愿意救我正白旗村、四王村两百余口老小?”
吕辰笑了笑,当即从雨水那里要过笔记本和笔,借着火光,唰唰地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介绍信,交给了王队长,让他去白杨村找刘根生村长学习取经。
这意外的收获,让王队长兴奋不已,感觉这顿饭后,村子的未来都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他兴奋得连忙起身,风风火火的要回去拿酒,拉都拉不住。
还是王大山出面,说明读书娃娃晚上还要骑车,才劝了下来。
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吕辰掀开锅盖,一股醇厚、融合了肉香、腊香、香料香的浓郁蒸汽扑面而来,让所有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他撒入一些白胡椒粉,最后又撒上一把切得细细的新鲜葱花。
开饭咯!汪传志一声欢呼,大家纷纷拿起碗筷,围坐过来。
按照吕辰的建议,大家先品尝已经炖得软烂入味、咸香适口的鸡肉和腊肉。
一口肉,一口刚刚焖好、香气扑鼻的米饭,在这秋夜微凉的河滩上,简直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连王大山和老伴,以及王队长,都吃得赞不绝口。
肉吃得差不多了,大家像吃火锅一样,将土豆、萝卜、豆角等耐煮的蔬菜先放进去,随后是白菜、豆腐和粉条,最后烫入绿叶蔬菜。
一时间,河滩上只剩下碗筷碰撞声、满足的咀嚼声和赞叹声。
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年轻而满足的脸庞。
饭后,大家意犹未尽,收拾好碗筷,围着依旧温热的灶火席地而坐。
夜空星河渐明,秋虫啁啾,更添几分野趣。
“这么干坐着多没意思,国华,再来一段你们彝族的‘跳月舞’怎么样?”汪传志吃饱喝足,又开始活跃气氛。
众人纷纷起哄叫好。
吴国华推了推眼镜,在大家的鼓励下,有些腼腆地站了起来。“跳得不好,大家多见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