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的上午,阳光透过窗户的薄尘,在213宿舍的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吕辰和王卫国刚刚从刘星海教授的办公室回来,王卫国眉头微蹙,眼底藏着一丝失落。
吕辰虽然面色沉静,但那眸光闪烁、呼吸急促,透露出他内心远非表面这般平静。
“兄弟们,静一静。”王卫国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刘教授刚跟我们谈了课题申请的事。”王卫国开门见山,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我们的那个‘全流程自动化系统’课题,刘教授认为,其复杂性和难度,已经远超我们学生小组的能力和掌控范围。”
宿舍里瞬间安静下来,几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王卫国和吕辰。
汪传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脸上兴奋的神色淡了下去。
王卫国继续道:“所以,刘教授在校内召集了机械、电机、精仪好几个系的老师,提前进行了初步论证。”
“然后呢?”吴国华推了推眼镜,追问道。
吕辰接过话头:“然后,刘教授决定,亲自挂帅,将这个课题确立为清华大学校级重点攻关项目!”
“校级项目?”汪传志惊呼出声。
“对。”吕辰点头,眼中终于抑制不住地迸发出光彩,“由刘教授牵头,组建一个跨系所的‘板材轧制全流程自动化联合技术攻关组’。成员将包括我们机械系,以及电机系、精仪系、无线电系、力学系,甚至……计算机系和数学系的教授、青年教师,还有优秀的研究生!”
他每报出一个系的名字,兄弟们的呼吸就急促一分。
这是一个何等豪华而庞大的阵容!几乎囊括了清华工科最顶尖的力量。
“那我们呢?”陈志国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声音带着紧张。
吕辰看着兄弟们:“我们六人,作为课题的最初提出者和前期构想的核心成员,被正式纳入项目团队,在刘教授的指导下,参与核心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话音刚落,宿舍里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沉默。
有松了一口气的庆幸,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洪流裹挟的茫然与失落。
他们呕心沥血构思的“孩子”,突然间被一个更强大的“家庭”接纳和主导,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属于自己的骄傲被轻轻触碰。
王卫国叹了口气,坦诚道:“说实话,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感觉我们好不容易想干票大的,结果还没上战场,主力就换人了。”
他这话说出了其他几人的心声。
吕辰理解兄弟们的感受,他走到宿舍中央。
“兄弟们,我明白大家的想法。”他缓缓开口,“但我们最初立下这个课题,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我们六个人的名声吗?或许有一点。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真正攻克工业生产中的核心难题,是为了将自动化的理念推向更前沿的战场,是为了给国家工业化建设树立一个更高的标杆!”
他语气渐次激昂:“单靠我们六个人,就算拼尽全力,成功的几率有多大?过程中会遇到多少来自技术、资源、乃至阻力和质疑?大家想过吗?”
“而现在,”吕辰张开手,仿佛要拥抱未来,“刘教授亲自挂帅,集合学校最顶尖的智慧,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技术难题将有最强大的智囊团协同解决;这意味着项目所需的经费、资源将得到学校层面的全力支持;这意味着红星轧钢厂乃至工业部的领导,都必须以最严肃、最重视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项目!”
他深吸一口气:“这不仅仅是技术力量的整合,更是在‘借势’!借清华大学这块金字招牌的‘势’,借‘厂校合作’国家方针的‘势’,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势’!有了这个‘势’,我们构想中的自动化钢铁长城,才能真正从图纸走向车间,从梦想照进现实!其成功的可能性,将十倍、百倍地增加!而其一旦成功,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和政治意义,对我们所追求的‘工业自动化’理念的推广,将是不可估量的!”
吕辰看着吴国华:“国华,你梦寐以求的‘工业大脑’,只有在这样跨学科的顶尖团队里,才有真正孕育成型的土壤。”
又看向汪传志和陈志国:“传志,志国,你们设计的机械结构,将得到力学系最专业的分析和优化。”
再看向任长空:“长空,你精湛的加工手艺,将在更多精密部件的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
最后,他看向王卫国:“卫国,我们需要的不是孤军奋战的悲壮,而是汇聚众智、一举功成的辉煌。在这个大团队里,我们并非失去了主导权,而是获得了更大的舞台,肩负起了更重的责任。作为项目的‘种子’和‘桥梁’,我们要将我们在轧钢厂一线的实践经验,与教授们的深厚理论相结合,确保项目不脱离实际!”
一番话,将大家心里的阴霾驱散。
王卫国恢复了军人的决断和担当:“辰子说得对!是我想窄了!只要能做成这件事,个人得失算什么?能参与这样规模的国家级项目,是我们莫大的荣幸和责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