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汪传志也跳了起来,他本身就是个乐天派,“跟着这么多大佬干活,光是能学到的东西,就够我们受用一辈子了!这波不亏!”
吴国华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向往:“跨学科协作……这正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最佳路径。我已经开始期待与电机系、计算机系的同仁交流了。”
陈志国和任长空也相继表态,表示服从安排,全力以赴。
见兄弟们重燃斗志,吕辰趁热打铁:“刘教授交代了,下周三,他将亲自带领初步组建的项目核心团队,前往红星轧钢厂实践基地,与厂方进行正式的课题推介、技术论证和合作谈判。要求我们……,必须在会上做项目总体构想和前期分析的汇报!”
任务下达,压力也随之而来。
但这一次,压力化为了更强大的动力。
“事不宜迟,我们立刻开始准备汇报材料!”王卫国雷厉风行。
接下来,213宿舍再次进入了奋斗模式。
与之前自行构思时的天马行空不同,这次的准备更具针对性,也更考验提炼和表达能力。
兄弟们围坐在一起,根据联合课题组的构成,进一步深入分析了各系在课题中可能承担的角色和具体工作内容。
“机械系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负责总体集成和所有机械本体的设计、制造。”吕辰划定基调。
“电机工程系,”吴国华接口,语气带着兴奋,“这是仅次于我们的第二核心。整个系统的‘神经’和‘动力’都离不开他们。继电器逻辑控制柜的优化、甚至探索更先进的电子管或早期晶体管控制单元,这是‘工业大脑’的升级关键。还有大型电机调速、动力分配、强电配电和信号抗干扰,都是他们的专长。”
汪传志指着第二子系统:“在线矫直这块,精仪系的作用就凸显了。他们得帮忙搞定非接触式的厚度、平直度检测传感器,这可是保证板材质量的眼睛。”
陈志国补充道:“还有飞剪定尺,需要高速高精度的测长系统,以及第四子系统的表面缺陷识别,初级的光学成像,也都需要精仪系的支援。”
“无线电电子学系,”吕辰点出,“当我们的控制逻辑复杂到一定程度,纯继电器可能不够用。无线电系可以探索早期的电子管模拟计算机或者专用控制电路,处理像动态补偿这类更复杂的运算,还能帮着处理传感器传回来的模拟信号,算是为未来真正的数字控制打基础。”
王卫国从整体协调角度提出:“工程力学系必须加入。飞剪剪切时的冲击力、矫直机的辊系受力、还有步进梁推钢机的运动分析,都需要他们做专业的力学计算和仿真,确保设备坚固耐用。”
吕辰特别强调:“我坚持要引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虽然现在计算机还是庞然大物,但他们的系统思维和算法思想至关重要。可以请他们帮忙做整个系统的信息流、控制流建模,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优化设计。哪怕暂时无法实现实时计算机控制,也能为未来的数据管理和智能控制预留理论接口和算法储备。”
“数学系则是理论基石。”吴国华总结道,“飞剪的动态补偿模型、矫直参数的优化模型,都需要数学系提供理论工具和算法支持,虽然现代控制论在当下也是前沿,但他们的参与至关重要。”
思路越辩越明,分工越来越清晰。
吕辰执笔,将大家的讨论成果融汇贯通,开始撰写汇报提纲和核心内容。
他不仅要讲清楚五个子系统的技术构想,更要阐述清楚这个跨学科合作模式的必要性和巨大潜力,以及项目成功后将给轧钢厂、给国家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下午,吕辰骑着自行车,独自来到红星轧钢厂。
还没进厂门,他就感受到了与往常不同的气氛。
厂区大道上,多了些穿着工装的年轻身影。
实践基地的牌子下,更是人来人往,有学生在技术科工作人员带领下熟悉环境,有围在公告板前热烈讨论,还有的已经拿着图纸和工具,在划定的区域里开始动手实践,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吕辰心里感叹,李怀德搞的好大阵势,魄力和效率果然不凡。
径直来到副厂长办公室,李怀德正对着电话听筒,眉头紧锁,语气带着几分焦灼:“……老张,你跟我扯这个?效率提升是看得见的!……什么占用生产资源?这是长远投资!……哎呀,车间那边我去沟通……”
挂了电话,他揉了揉眉心,看到吕辰进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小吕兄弟来了?正好,我这儿都快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吕辰笑着坐下:“李厂长,是为了我们那个课题的事?”
“可不就是嘛!”李怀德叹了口气,给吕辰倒了杯水,“你小子,可真会给我出难题。五千块的经费预算!还要动核心生产线!知道技术科那几个老工程师怎么说吗?‘异想天开’!‘拿生产开玩笑’!车间主任也来找我,说影响生产任务谁负责?财务科那边也卡着预算……唉,阻力不小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