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除夕,实践基地的旧车间里,阳光透过高窗,灰尘在光柱中慢舞,透着几分杂乱与温馨。
车间一角,巨大的土灶里煤块烧得通红。
吃完午饭,课题组二十多人散漫的坐着,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旁边的旧桌子上、箱子上,摆满了图纸与饭盒。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机油、煤烟和烤土豆的味道。
李师兄拿着火钳,从煤灰里扒出来一个土豆,递给身后的同学,自己又拿起一个,啪啪拍了两下,用指甲刮了起来。
很快黢黑的土豆就露出了金黄的色泽。
“厂工会和食堂的联合通知看了吧?除夕夜食堂给咱们留厂师生和单身职工办除夕宴,加餐!听说有红烧肉、猪肉白菜馅饺子管够!” 一个消息灵通的师兄大声宣布,立刻引来一阵欢呼和更热烈的讨论。
“咱们自己也得出个节目吧?”汪传志立刻来劲了,用手肘捅了捅身边的王卫国,“卫国,咱俩再来个组合?你打拳,我扭秧歌?”
王卫国沉稳地笑笑:“你扭你的就行,我给你鼓掌叫好。”
众人哄笑,都知道汪传志的秧歌是保留节目。
一位师姐认真地说:“咱们是不是也该把车间布置一下?贴点窗花、挂点彩纸?有点过年气氛。”
这个提议得到了广泛赞同,大家开始商量谁字写得好写春联,谁手巧能剪窗花。
一位师姐拿着刚收到的家信,眼眶有点红,却笑着对同伴说:“我娘信里说,知道我不回去,给我寄了点家乡的腊肠,估计过年那几天能到,到时候给大家尝尝!”
这话立即引发了大家的思乡之情,一位师兄问道:“兄弟们,明天有要往家寄信的吗?咱们一起去邮局!”
陈志国点点头:“嗯,要寄。得给爹娘好好说说,厂里和学校对我们都好,让他们别惦记。”
他的语气里带着让家人安心的踏实感。
任长空等七八人纷纷表示晚上就把信写好,第二天一起前往邮局。
……
在车间里,技术依旧是永恒的话题,但在这个特殊时刻,也带上了年味的滤镜。
李师兄看着墙上的系统框图,开玩笑说:“咱们这五个子系统,要是能在除夕夜之前‘大脑’和‘神经’顺利对接,那就是给咱们自己最好的新年礼物了!”
吴国华接口道:“那得看‘掐丝珐琅’电路给不给力。希望节前能烧出合格的测试板吧,咱们也能过个安心年。”
还有人讨论起用废弃的边角料,能不能给车间做个带闪灯的、有自动化元素的“新年装饰”,这个点子充满了工程师式的浪漫,引得大家跃跃欲试。
说着说着,又转到了过年的事。
大家说起了陈雪茹做新衣的事,在这个不能回家的春节显得尤为重要。
“雪茹嫂子说了,年前肯定能让咱们穿上新衣服!” 一个同学兴奋地说。
“到时候咱们清一色新工装,往联欢会上一坐,那气势!” 另一个同学开始畅想,“必须得让轧钢厂的工友们看看,咱们清华学生,搞技术行,精神面貌更行!”
“辰子,过年期间,你们院儿里肯定热闹吧?我们到时候可都去拜年啊!” 汪传志搂着吕辰的肩膀嚷嚷。
吕辰笑着应承:“来呗,陈婶肯定准备了不少好吃的。我表哥也说了,年初二他休息,露一手,请大家都去尝尝。”
这种来自“本地同学”家庭的接纳和邀请,极大地缓解了不能回家的遗憾,让这个集体年充满了邻里般的温情。
正说得热闹,只见李怀德的通讯员小张气喘吁吁地跑进车间。
“赵老师!吕辰同学!王卫国同学!”小张语气带着紧急,“李厂长请你们三位立刻去实践基地会议室开会!就现在!”
“现在?中午开会?”汪传志诧异地挑眉,“出什么大事了?”
小张摇摇头:“不清楚,李厂长只吩咐立刻请几位过去,技术科的王科长、钱工、孙工也都在了。”
几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中午临时召集核心人员,情况绝非寻常。
三人跟着小刘,快步离开车间,穿过厂区湿滑的道路,来到了实践基地会议室。
推门进去,一股烟味扑面而来。
李怀德坐在主位,手指间夹着烟,眉头紧锁。
技术科王科长在一旁闷头抽烟,钱工和孙工则对着桌上的一份文件指指点点,脸色都不太好看。
“来了?坐。”李怀德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示意他们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
他将桌上一份盖着红色公章的文件推了过来。“都看看这个。”
赵老师接过文件,吕辰和王卫国也凑过去看。
那是一份来自鞍山钢铁公司的公函,措辞严谨,格式规范。
大体内容是:欣闻红星轧钢厂与清华大学合作,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取得显着成效,特拟派遣一个技术交流团队,于春节后前往贵厂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与学习交流,以期借鉴宝贵经验,共同促进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云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