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工作,许大茂立刻忘了跟何雨柱斗气,脸上露出得意之色:“喜欢!太喜欢了!哥们儿现在可是正经干部编制了!清闲,体面!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顶风冒雨,驮着那死沉的放映设备到处跑了!”
他拍了拍自己的腿,压低声音:“这地方,也好多了,坠胀感轻了不少。医生说再养些日子,就能彻底利索了。”
林小燕也笑着补充:“是啊,大茂这也算是为厂里受了伤,领导很重视,手续办得特别顺溜。”
又聊了会儿许大茂的恢复情况和新工作的琐事,见时间不早,兄弟二人便起身告辞。
许大茂和林小燕一直送到院门口,再三道谢。
离开95号院,自行车一路疾驰,很快便到了红星轧钢厂。
厂门口悬挂起了大红灯笼,贴着崭新的春联,节日气氛初显。
一食堂里,已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联合课题组学生们,留厂的单身工人,跟着后勤人员,正在忙碌地布置着。
桌椅被重新摆放,擦得锃亮。
屋顶拉起了一圈彩色的纸链,虽然简陋,却透着喜庆。
食堂大门口,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张老师,正凝神静气,挥毫泼墨。
他手握大号毛笔,饱蘸浓墨,手腕悬动,笔走龙蛇。
周围围了一圈人,屏息凝神地看着。
上联:“钢水奔流映智慧火花,工学携手共铸千秋业”
下联:“梅花绽放迎新春祥和,厂校交融同歌万里春”
横批:“奋进一九六一”
字迹苍劲有力,结构舒展,如古松岩柏,傲然挺立,既点明了厂校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时代主题,又融入了新春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展望,引得大家由衷的赞叹。
很快,墨迹未干的对联便被涂上浆糊,贴上了食堂大门两侧。
工人们,则拿着大铁铲、扫帚,在外面清理着道路上的积雪和冰碴,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吆喝声,混杂着食堂里隐约传来的说笑声,汇成了一曲独特的除夕序曲。
何雨柱立刻进入了角色:“都动起来!合面的合面,磨豆腐的磨豆腐,洗菜的洗菜!肘子、五花肉,该焯水的焯水,该腌制的腌制!今晚这顿年夜饭,咱们必须弄得漂漂亮亮!”
在他的调度下,所有人都动了起来。
学生们挽起袖子,加入了备餐的队伍。
他们或许不精通厨艺,但剥蒜、洗菜、搬运东西这些活儿干得毫不含糊。
食堂里蒸汽氤氲,面团在案板上发出有节奏的“砰砰”声,石磨转动着,乳白的豆汁缓缓流出,空气中开始弥漫开面粉、豆制品和清洗干净的蔬菜的清新气息。
中午,何雨柱炖了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羊肉汤。
又现场抻面、削面,给大家煮了地道的刀削面。
热汤下肚,驱散了半日的寒气,也让大家午后的干劲更足了。
吃完午饭,课题组的同学们又组织起来,将实践基地、实践车间、临时宿舍,以及作为测试平台的那条老旧生产线,都彻底打扫了一遍。
扫地、擦窗、整理工具、规整图纸……
每个人都一丝不苟,仿佛要将旧岁的疲惫与尘垢一并扫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
到了下午三点左右,所有的清扫工作都已完毕。
不知谁先起的头,在食堂前的空地上围成了一个圈,开始了传统的摔跤比赛。
都是些血气方刚的汉子,吆喝声、助威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充满了阳刚的活力与欢乐。
王卫国也被这热闹吸引,笑着走了过去。
在大家的起哄下,他也脱掉棉衣,下场试了试身手。
他部队出身,身手矫健,虽然工人们个个力气不小,但在技巧和反应上明显吃了亏。
王卫国接连放倒了几个好手,动作干净利落,引得围观众人连连喝彩,也赢得了工友们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种靠实力挣来的认同,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分量。
快到五点的时候,李怀德副厂长和刘星海教授到了。
李怀德一下车,就指挥通讯员从车上搬下来一大桶散装白酒,还有两大口袋的“大前门”香烟。
他笑着对迎上来的众人说:“同志们辛苦了!过年了,一点心意,大家分分,晚上热闹热闹!”
通讯员提着大口袋,挨个给每人发烟,这年头,烟酒都是紧俏货,厂长的这份心意,显得格外实在。
分发完烟酒,李怀德和刘星海在同学们的陪同下,来到了实践基地车间。
这里没有张灯结彩,自有一种庄严的氛围。
在车间中央的工作台前,赵老师代表课题组,向李怀德和刘星海展示了那块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掐丝珐琅”强电电路板。
在明亮的灯光下,深灰色的陶瓷基板,紫红色蜿蜒的铜线,以及覆盖其上、泛着淡青色光泽的玻璃釉质,都清晰地呈现在两位领导面前。
李师兄激动地汇报了这块电路板通过的各项严苛测试——载流、温升、绝缘强度,以及在真实生产线上替代部分旧继电器的成功运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