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教授抚掌:“妙啊!指纹法巧妙地回避了复杂且不精确的电磁波传播建模,将问题转化为数据驱动。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前期现场勘测工作,而且一旦车间布局发生较大变动,指纹库可能需要更新。”
吕辰和两位无线电系的师兄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豁然开朗的光芒。
李睿师兄激动道:“太精彩了!沈工,方教授!经过你们这样一层层的剖析和升华,这个‘电子耳朵’的想法,彻底变成了一个清晰的、可以用严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的工程问题!”
张伟师兄道:“我建议,我们的预研模型,可以同时搭建两套算法框架,尝试这两种方法,看看在模拟车间环境下,哪种更有效、更准确、更快速!”
沈青云点头:“同意。理论组的价值,就是在工程启动前,利用数学工具,把所有可能的技术路径、潜在的陷阱和性能边界都勘探一遍,避免大家走弯路。”
他随即又看向方教授:“方教授,在信号处理层面,除了定位,对于故障诊断本身,我们是否也能引入更深的数学模型?比如,对接收到的振动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其频谱特征……”
五个人,两人主讲,三人凝神倾听,时而提问,时而补充,完全沉浸在了技术构建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窗外车间的喧嚣。
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个原本看似“土法上马”的设想,正在理论的光芒照耀下,逐渐褪去粗粝的外壳,显露出精密而强大的内在骨架。
然而,就在这忘我的讨论达到一个高峰,关于傅里叶变换的窗函数选择正要展开辩论时——
“哐当——!!!”
一声沉闷的巨响,如同垂死巨兽的哀嚎,猛地从远处的某个车间传来,瞬间击碎了技术讨论的宁静氛围。
紧接着,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凄厉地响起!
办公室里的五人俱是一愣。
“出事了!”吕辰第一个反应过来,脸色骤变,霍然起身。
他甚至来不及跟沈青云和方教授打声招呼,身体已经本能地朝着声音和警报传来的方向冲了出去。
办公室外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
只见工人们如同决堤的潮水般,从各个车间、工段涌出,脸上带着惊惶、恐惧和难以置信的表情,朝着同一个方向——钳工车间——涌去。
嘈杂的脚步声、惊呼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恐慌的洪流。
吕辰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毒蛇缠上了他的脊椎。
他逆着零星跑出来喊人、报信的人流,用尽全力朝着事故车间跑去。
越靠近车间门口,混乱和不安的气氛就越发浓重。
当他终于冲进钳工车间的大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呼吸几乎停滞。
人群围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圈子,窃窃私语声中充满了压抑的惊悸。
透过人缝,吕辰看到地上有一滩尚未完全凝固的、刺目的红色印迹,蜿蜒扭曲。
厂医和闻讯赶来的干部,正抬着一副担架,呼号着从人群中心挤出,狂奔而去。
担架上,一个人形被白布匆匆覆盖着,但那白布下勾勒出的轮廓,以及从白布边缘渗漏出来猩红,都无声地昭示着情况的惨烈。
吕辰的目光死死盯住担架旁掉落的一只鞋子,一只洗得发白、打了补丁的蓝色工装棉鞋。
他的脑海“嗡”的一声,几乎可以肯定,那担架上的人,就是贾东旭!
工人们压抑的、带着颤抖的议论声,碎片般地钻进他的耳朵。
“……是贾东旭!完了……整个人都被打穿了!”
“我就看见……工件‘嗖’一下就飞出来……跟炮弹似的……”
“他刚才就站在那儿……摇摇晃晃的……喊他都没反应……”
“唉……早就说他那脸色不行……”
吕辰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窒息感扑面而来。
他想起贾东旭那沉默的身影,想起食堂里刘岚的话语,想起在李怀德书房里的建议,想起贾家那令人窒息的困苦,想起贾东旭那蜡黄消瘦的模样……
所有的线索,所有的担忧,在此刻,竟以如此残酷而直接的方式,变成了现实。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在混乱的人群中搜索,然后,定格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
易中海
他站在距离事故原点不远的地方,像是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钉在了原地。
身上的深蓝色工装,沾满了油污和灰黑粉尘,显得异常狼狈。
他那张总是带着威严的脸庞,此刻血色尽褪,呈现出一种死灰般的苍白。
他的嘴唇不受控制地微微哆嗦着,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有意义的声音,只有无意义的、极其细微的“嗬…嗬…”气音从喉咙深处漏出来。
他的眼睛,那双曾经锐利、能够精准判断工件公差、洞察人心微妙变化的眼睛,此刻瞪得极大,瞳孔却涣散无光,如同两口枯井,空洞地倒映着地上那摊刺目的血迹和混乱的人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