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会议室内,吼声震天。
一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总攻,就此拉开序幕。
时间先快就到了七月上旬,北京城已步入盛夏,清晨的阳光带着灼人的热度,早早地洒满了红星轧钢厂。
往日里喧嚣震天的板材车间,此刻却呈现出一种异样的、蓄势待发的寂静。
巨大的轧机、蜿蜒的辊道、高耸的飞剪设备如同沉睡的钢铁巨兽,静静地蛰伏在宽阔的车间内。
所有的可移动设备、模具、辅助件都已在前一天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移出车间,为即将到来的“大手术”清空了战场。
车间中央,新浇筑的安装平台坚实平整,表面经过精密找平,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灰色光泽。
平台上,用醒目的白色油漆精准地标刻着各部件的定位基准线和安装坐标,如同为即将入驻的“新器官”划定了精确的床位。
车间一侧,按照严格的安装顺序,各类新制造的构件分门别类、整齐码放,宛如一支等待检阅的钢铁军团。
几名老师傅正带着青工,拿着图纸和量具,进行着入库前的最后一道检查,确保每一个螺丝孔位、每一处对接面都分毫不差。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机油和混凝土混合的独特气味,还夹杂着一丝紧张与兴奋。
上午八点整,车间临时划出的“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现场指挥部”前,人头攒动。
总指挥李怀德站在一张铺满了图纸和进度表的简易木桌前,神情肃然而坚定。
他身旁,技术总负责刘星海教授和沈青云并肩而立,一个目光沉静如渊,一个眼神锐利如刀。
赵老师、钱工、孙工等现场执行负责人悉数在列,身后是摩拳擦掌的联合课题组师生、轧钢厂遴选出的骨干老师傅,以及新任安全副厂长郑长策派出的、臂戴红袖章的安全专员。
“同志们!”
李怀德的声音透过临时拉设的喇叭,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板材车间全面自动化改造工程,现在,正式启动!”
没有过多的寒暄,他开门见山,语气斩钉截铁。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在全国工业交流会召开之前,必须让这条崭新的自动化示范线,在这里站起来!转起来!跑起来!并且,要在会议期间,圆满完成验收,向全国同行,展示我们实践基地的成果!”
“时间,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任务,前所未有之艰巨!但我们没有退路!”他的目光扫过全场,“材料,我们已经备齐!图纸,已经烂熟于胸!现在,就看我们的了!”
接着,沈青云详细阐述了“分段施工、模块化安装、系统联调、试运行验证”的总体思路。
“我们从轧制线入口开始,分段推进。第一段,安装供料与对中系统;第二段,轧机本体加固与新辊系安装;第三段,飞剪与矫直区域……各段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允许交叉作业,但要确保安全!我们将实行日夜两班倒,人歇工不停!指挥部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遇到问题,当场解决,绝不过夜!”
刘星海教授补充强调了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各位同学,各位师傅,图纸上的每一条线,现场就是一道坎。安装精度,是生命线!对中系统的平行度、飞剪的联动时序、传感器的定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精神,工匠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螺栓的紧固,每一根线路的连接。”
安全专员也大声宣读了安全条例,郑厂长下了死命令:“安全是‘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都没有意义!高空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谁违章,就处理谁!”
技术交底环节,各分组负责人拿着图纸,围拢在对应的设备堆放区或安装平台旁,进行最后的确认和分工。
手指划过图纸的线条,口中报出部件的编号,目光在实物与图纸间快速切换。
时而响起短暂的讨论声,时而有人用粉笔在地上快速画出简图示意。
空气中,那股大战将至的凝重与沸腾的热血交织在一起。
随着李怀德一声令下:“各就各位,开工!”
寂静的车间瞬间被激活。
天车吊索垂落的铿锵声、电动扳手的嗡鸣声、指挥吊装的哨子声、金属构件落位的沉重撞击声……各种声响次第响起,汇成了一曲激昂的改造序曲。
红星轧钢厂板材车间的全面自动化改造,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就在这个初夏的清晨,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