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位,如今都算是正式在轧钢厂领工资的技术骨干了。
像钱师姐和李师兄这样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享受见习工程师待遇,一个月能拿到58元。
而像王卫国这样还没毕业定级,但已经签署定向用工的青年技术人员,工资也有48.5元。
这已是不错的收入,足以支撑他们开始崭新的生活。
基础的米面粮油、锅碗瓢盆他们都已备齐,但为了把这顿安家宴办得更加体面、丰盛,王卫国又找到吕辰帮忙,看能不能淘换到一些肉菜,毕竟基本的配额有限。
这个忙吕辰自然义不容辞,笑着应承下来,心里盘算着从空场空间里“调配”出一头肥猪、一只羊、几条鲜鱼和一些大虾,务必让兄弟们的安家宴吃得宾主尽欢。
他们还邀请了轧钢厂食堂的金字招牌,一食堂主任何雨柱前去掌勺,确保宴席的味道。
正说笑着安排明晚的细节,李怀德恰好到实践基地视察工作,听说了王卫国等人明天安家宴的事情。
他立刻表示也要去沾沾喜气,但随即,精明的李怀德心里就迅速琢磨开了。
王卫国他们这种“找街道办协商批地、职工自筹资金、工厂支援部分计划内物资、统一建设”的住房解决模式,在当前形势下,极具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今轧钢厂规模不断扩大,“双聘模式”更是一下子签了一百二十多人。
厂里的筒子楼宿舍早已人满为患,排队等待分房的人员名单长得令人绝望,很多青年技术骨干只能挤在条件简陋的集体宿舍里,这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
王卫国他们的成功案例,无疑为破解这个难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他仔细询问了王卫国等人整个申请、审批、建设的详细过程,当得知最初的灵感竟然来源于许大茂的提议时,李怀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当即让人去把许大茂也叫了过来。
然后,他带着吕辰、王卫国和匆匆赶来的许大茂,直接找到了厂工会主席刘大银的办公室。
李怀德开门见山,向刘大银详细介绍了红钢小院的模式,并着重强调了许大茂在此事中的首倡之功。
刘大银听着听着,看向许大茂的眼光不由得变了。
他原本对许大茂的印象,就是靠着保卫处林副主任的关系进来的滑头小子,后来处理贾东旭工亡事故时,觉得这小子机灵、有条理、会办事。
但今天,听到他竟然能提出如此具有建设性、切实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的点子,刘大银顿时觉得,自己以前可能小看了这个许大茂,这分明是个善于观察、懂得为民请命、有想法有能力的人才啊!
看来,得给他加加担子,让他为工会做出更大贡献了。
刘大银作为工会主席,关心职工生活就是本职,他对王卫国等人这种自力更生解决住房的模式很是肯定。
“李厂长,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及时,非常关键!”刘大银对李怀德说,“当前我们厂确实有很多技术骨干和年轻干部,只能暂时栖身在工厂宿舍,条件艰苦,等着分筒子楼更是遥遥无期,大家私下里难免有些情绪和怨言,影响了工作热情。如果能够借鉴这个模式,由厂工会牵头,积极与地方政府、街道居委会协商,争取一些合适的闲置土地或‘白地’的使用权,然后工厂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提供一些计划内的砖瓦、水泥等建筑材料指标,由职工们自己组织起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这不仅能极大地缓解住房压力,还能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是一项利厂利民的大好事!”
他又转向许大茂,语气热切地问道:“大茂同志,你既然提出了这个想法,对情况也比较了解。依你看,咱们轧钢厂附近,类似南锣鼓巷61号那样的,可以用于建设职工住房的‘白地’或者闲置地块,大概还有多少?”
许大茂见两位领导如此重视自己,心中激动万分,知道这是自己表现的大好机会。
他强压下兴奋,努力让自己显得沉稳干练,脑子里飞快地回忆着自己平日里走街串巷观察到的情况,略微组织了一下语言,便清晰地回答道:“报告李厂长、刘主席!我之前因为工作关系,也对这方面留意过。据我了解,在咱们轧钢厂周边,包括南锣鼓巷、豆角胡同、板厂胡同这一片,由街道统一协调的闲置白地、荒废院落,至少还有一百处以上!如果规划得当,足以解决数百户职工的家庭住房问题!”
“一百多处!”刘大银和李怀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巨大的惊喜和决心。
这简直是送上门的政绩和稳定队伍的良方!
“太好了!”刘大银猛地一拍许大茂的肩膀,“大茂同志,你这个情况提供得太重要了!”
他立刻抓起桌上的电话,直接连通了交道口街道办王主任的线路,热情洋溢地向王主任介绍了轧钢厂面临的职工住房困难,以及“红钢小院”这个成功范例,并委婉地提出了希望街道方面能够大力支持,将辖区内一些符合条件的闲置地块的使用权,移交或划拨给轧钢厂,用于解决优秀职工和技术骨干的住房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请大家收藏:(m.20xs.org)四合院:我是雨水表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