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秘境”,一个听起来诗情画意,实则遵循着最原始丛林法则的地方。
这是灵溪宗掌控下的一处低级试炼秘境,每隔五年开启一次,主要面向外门弟子和部分内门弟子。秘境中生长着不少外界罕见的灵草、矿物,也栖息着一些实力不强不弱的妖兽,是弟子们获取资源、磨砺实战经验的绝佳场所。
凌皓,凭借其如今在宗门内“毁誉参半”却无人敢小觑的名声,以及他那个初具雏形的“科学修仙小组”所展现出的潜力,也获得了一个进入秘境的名额。当然,在不少传统弟子眼中,他这个“废灵根”进去,多半是给妖兽送点心的。
对此,凌皓只是付之一笑。妖兽?在他眼里,那都是移动的生物样本和材料来源。
此刻,他正带着他的“科研小队”核心成员——阿土,以及另外两名在“科学养炁”和“材料重构”课程中表现优异、思维相对开放的弟子,林风(风灵根,主攻环境侦查与能量场分析)和石坚(土灵根,主攻地质结构与材料初筛),站在秘境入口的光幕前。
与其他或紧张、或兴奋、或组队抱团、或独行侠装扮的弟子不同,凌皓小队四人,穿着统一的、经过材料学优化的淡青色防护服,背上背着标准化、模块化的“探险背包”,里面分门别类地装着采样工具、应急丹药(科学改良版)、能量探测器、记录玉简(升级版,带实时数据传输和云备份功能雏形),甚至还有几包压缩灵食和净水片。
林风手里拿着一个类似罗盘但布满了细小符文和指针的“环境综合探测仪”,石坚则扛着一把多功能工兵铲(炼器堂试制品,兼具挖掘、破障、格挡功能)。阿土则警惕地护卫在凌皓身边,手里紧握着一把闪烁着微弱电弧的“高压电击棒”(凌皓根据电磁原理设计的非致命防身武器)。
这一身行头,与周围手持飞剑、身背行囊的传统修士画风格格不入,引得旁人频频侧目,有好奇,有鄙夷,也有不屑。
“花里胡哨,进去喂了妖兽,什么宝贝都是白搭。”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是赵虎,一个以体修入门、性格彪悍、素来看不起凌皓这种“投机取巧”之徒的外门弟子,他身边也聚集了几个同样气息剽悍的同伴。
凌皓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只是对自家队员淡淡道:“检查装备,确认通讯符(局域网版,秘境内部短距离通讯)畅通。记住我们的行动准则:安全第一,数据采集第二,资源获取第三。遇到无法分析的危险,优先规避,必要时可放弃任务。”
“是,皓哥(凌师兄)!”阿土三人齐声应道,眼神中充满了对凌皓的信任。他们可是亲眼见过凌皓如何用一堆“破烂”和“歪理”创造出奇迹的。
光幕波动,秘境正式开启。众多弟子如同开闸的洪水,争先恐后地涌入光幕,瞬间消失在荡漾的涟漪中。
凌皓小队却不急不躁,林风手中的探测仪指针飞速旋转,发出细微的滴滴声。
“能量浓度高于外界3.7倍,东偏北15度方向有高强度木属性灵植反应,西南方向有微弱金属性能量波动,疑似矿脉。环境湿度78%,存在未知微生物群落,建议开启防护服过滤功能。”林风迅速报出数据。
“按计划,优先前往东偏北方向,采集灵植样本,建立临时基地。”凌皓下令。
四人小队保持着严谨的队形,林风探路,石坚断后,凌皓和阿土居中,高效而安静地向着目标区域推进。他们行进路线并非直线,而是根据探测仪反馈,巧妙地避开了几处能量紊乱(可能潜伏危险)的区域,以及几波为了争夺入口附近已知资源而已经开始大打出手的其他弟子队伍。
“无序,低效,资源浪费率预估超过60%。”凌皓看着远处为了几株常见荧光草就打得不可开交的弟子,摇了摇头,在记录玉简中记下一笔,“秘境资源分配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建议引入贡献点竞拍或任务分配制度。”
很快,他们抵达了目标区域。那是一片隐藏在浓郁雾气中的湿地,中央生长着一小片散发着淡蓝色光晕、形似兰草的植物——冰心兰,一种炼制静心丹药的主材,价值不菲。
然而,湿地中淤泥遍布,暗藏吸灵水蛭,雾气还带有轻微的致幻效果。已经有几支先到的队伍被困在边缘,试图用法术远程采摘,却因为距离和雾气干扰,成功率极低,还时不时被神出鬼没的水蛭偷袭,弄得狼狈不堪。
“环境复杂度:中。威胁等级:低至中。建议方案:采用标准作业程序SOP-07,灵植采集(高危环境)。”凌皓冷静地分析。
只见林风从背包中取出几个拳头大小的金属球,激活后抛洒出去。金属球落地后伸出细长的支架,顶部发出特定频率的灵能波动。
“驱兽仪(原型机)已部署,覆盖范围50米,可干扰低阶妖兽及虫豸感知。”
石坚则挥舞工兵铲,迅速在坚实地面清理出一块区域,然后从背包里拿出几个折叠的金属杆和一块厚布,咔咔几下,搭建起一个简易的遮阳防雨棚,甚至还挂上了一盏散发着稳定白光的照明符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