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充能技术的突破,如同在修真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彻底颠覆了资源利用的格局。“灵青盟”凭借此技术,不仅解决了自身的资源危机,更一跃成为了周边区域最具吸引力的修炼圣地,无数散修和小宗门弟子削尖了脑袋也想加入。
然而,就在联盟上下沉浸在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凌皓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隐患——个体修士的能量输出瓶颈。
得益于《混元科学导引术》和各种优化方案,弟子们的灵力总量和恢复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但在实际运用中,尤其是在高阶法术的施展、高强度炼器、或者与强敌生死搏杀时,他们往往会遇到一个尴尬的局面:空有庞大的灵力“水库”,却只有一个细小的“出水口”。
“就像一台拥有大容量电池的手机,却配了一个低功率的充电头和传输线路。”凌皓对着研究所的核心成员,用他惯用的比喻解释道,“当我们需要运行大型程序(高阶法术)时,电池(灵力总量)是够的,但充电头(灵力输出功率)和线路(经脉通量)却限制了性能的发挥,导致卡顿,甚至死机(施法失败或反噬)!”
这个“出水口”和“线路”问题,就是困扰无数修士的能量输出瓶颈。传统解决方案无非是水磨工夫,慢慢拓宽经脉,或者寻找某些天材地宝强化肉身,过程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在不损伤根基的前提下,安全、高效地提升修士的瞬时能量输出上限!”凌皓定下了新的研究方向。
项目代号:“涌泉”。
研究初期,团队尝试了各种思路:用高频灵能波震荡拓宽经脉(风险太高,易造成暗伤)、研发临时提升输出功率的丹药(副作用巨大,无异于饮鸩止渴)、甚至设计辅助能量输出的外置法器(笨重且依赖外物,非根本之道)……皆收效甚微。
就在项目陷入僵局之时,凌皓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些闪烁着微光的“灵芯”。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一个源自前世电工学的基础概念浮现出来——并联电路!
“单个电阻(经脉)的承载能力有限,但如果我们将多个电阻并联起来呢?”凌皓兴奋地在光幕上画出示意图,“总电流(灵力输出)不就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了吗?!”
这个想法意味着,他们要在人体内,人为构建多条临时的、并联的灵力输出通道,绕过主经脉的流量限制,实现瞬时功率的倍增!
但这涉及到了人体最精密的能量系统,其复杂度和风险远超改造外部阵法。
“这……这能行吗?”林风看着那复杂的示意图,感觉头皮发麻,“人体的经络系统自成天地,玄奥无比,强行构建临时通道,会不会导致能量乱流,甚至……经脉尽碎?”
“所以我们需要最精密的‘布线’和‘开关控制’!”凌皓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精准定位、瞬间构建、并且绝对可控的临时灵路技术!”
“涌泉计划”进入了最关键的攻关阶段。凌皓将这种新技术命名为“灵络并联术”。
他首先需要解决“布线”问题。凭借对“人体能量经络模型”的深刻理解和“洞虚之眼”的洞察,他筛选出了数条平时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与主输出经脉并行且互不干扰的隐性辅脉。这些辅脉就像城市的地下管网,平时流量很小,但结构完好,潜力巨大。
接着是“开关控制”。这需要一种能够瞬间激活并精确控制这些隐性辅脉开合的技术。凌皓再次从“律令术”和“灵芯”的微控技术中汲取灵感,设计出了一套复杂的“灵枢开关符阵”,这需要修士以高度凝聚的神识为引,配合特定的灵力波动,才能瞬间完成构建与连接。
理论和模型初步完善,接下来便是凶险万分的人体试验。凌皓再次身先士卒。
在布满监测法阵的静室中,凌皓凝神静气,开始第一次“灵络并联”尝试。他需要同时引导三股灵力,精准激活三条选定的隐性辅脉,并在百分之一息内完成与主经脉的并联构型。
第一次尝试,神识分散,辅脉激活失败。
第二次尝试,灵力波动不稳,并联瞬间溃散,反震之力让他气血翻涌。
第三次尝试,终于成功构建!但控制力不足,并联通道内的灵力流相互干扰,差点引发小范围的能量乱流!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痛苦,但凌皓凭借其强大的意志力和对规则的深刻理解,一次次调整,一次次优化。
就在他即将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刻,外敌来袭!
“报——!”一名执法弟子仓惶闯入研究所,“凌长老!不好了!山门外来了大批修士,自称是‘黑煞谷’的人,为首的是他们的副谷主,元婴后期的黑煞老魔!他们声称……声称要我们交出灵石充能的技术,否则就要踏平我灵青盟!”
黑煞谷!一个臭名昭着的邪道宗门,以掠夺和霸道着称!其副谷主黑煞老魔,更是凶名在外,手段残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