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宗外门,“科修”弟子在青云榜上的强势崛起,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韩小凡一拳打断赵虎手腕的事迹,更是被添油加醋地传播开来,成为了底层弟子逆袭的传奇。
这无疑狠狠打了戒律堂和那些守旧派的脸。赵千钧暴跳如雷,加大了清查力度,甚至不惜动用了一些非常规的监控手段,一时间外门风声鹤唳,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然而,高压政策往往适得其反。“科修”的传播转入了更深层、更隐秘的网络,其吸引力反而因为官方的禁止而愈发强烈。一种“我们是在追寻真理、对抗不公”的悲壮感和使命感,在“科修”弟子心中滋生,让他们更加团结和坚定。
与此同时,在风暴暂时还未直接波及的灵青盟,凌皓的研究进入了另一个深水区——破解“修炼瓶颈”。
修炼瓶颈,这是悬在所有修士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论是小境界的关卡,还是大境界的突破,一旦遇到瓶颈,轻则蹉跎岁月,重则心魔丛生,道途断绝。
传统的应对方式,无非是闭关苦修、寻找机缘(丹药、秘境、顿悟)、或者求助师长,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玄学色彩。无数天资卓绝之辈,最终都倒在了某个看似不起眼的瓶颈面前,含恨而终。
在灵青盟,随着“科学养炁”理念的推广,弟子们前期修炼速度普遍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瓶颈期的集中出现。而且,因为修炼体系的变化,一些瓶颈表现得与传统认知有所不同,让很多弟子乃至长老都感到困惑和焦虑。
“凌师,我已经卡在炼气六层巅峰三个月了,灵力明明已经饱和,可就是无法突破那层障壁,感觉像是隔着一层无形的膜……”一位弟子在“能量效率优化部”的咨询室里,愁眉苦脸地向凌皓求助。
“凌长老,我冲击金丹中期三次失败,每次都是在凝聚金丹道纹的关键时刻,灵力突然紊乱,功亏一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位金丹初期的执事也满脸疲惫地前来咨询。
类似的求助越来越多。
凌皓并没有急于给出答案。他深知,瓶颈问题错综复杂,涉及灵力、肉身、神识、功法、乃至环境等方方面面,必须个案分析,对症下药。
他将这些遇到瓶颈的弟子和长老,全部纳入了新的研究项目——“修炼瓶颈成因分析与优化方案”。
项目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完整的个体修炼数据库。
凌皓动用了最新的“灵能谐波稳定器”和升级版的“神识数据接口”,为每一位参与者进行了全方位的“体检”:
· 灵力层面:精确测量灵力总量、纯度、属性分布、运转速度、在特定经脉节点的压力值等。
· 肉身层面:检测肌肉强度、骨骼密度、内脏活力、气血充盈度,甚至细胞层面的能量代谢效率。
· 神识层面:分析神识强度、稳定性、专注度、与灵力的耦合度,以及是否存在潜在的心魔波动(负面情绪能量残留)。
· 功法层面:记录其主修功法的能量运行路径,分析其与个体体质的匹配度,寻找可能存在的冲突或冗余。
· 环境层面:监测其日常修炼环境的灵气浓度、属性偏向、能量场稳定性等。
海量的数据,如同百川归海,汇入凌皓实验室中央的“灵芯矩阵”中。庞大的算力开始运转,构建出一个个精细无比的个人修炼动态模型。
很快,一些共性和个性的瓶颈原因,开始浮出水面。
那位卡在炼气六层巅峰的弟子,模型显示其灵力纯度不足,且在下丹田与中丹田的连接节点处,存在一个极其细微的、因早年修炼不当留下的能量淤积点。这个淤积点平时无碍,但在冲击瓶颈、需要灵力高速贯通时,就成了阻碍洪流的“礁石”。
凌皓给出的方案是:暂停盲目冲击,转而进行为期十天的“灵力纯化”和“节点疏通”专项训练(使用特定频率的灵波震荡和药物辅助)。十天后,该弟子一举突破,踏入炼气七层!
那位冲击金丹中期失败的长老,问题则更为复杂。模型分析显示,他的金丹结构本身存在一丝不均衡(早年结丹时留下的隐患),导致在凝聚更复杂道纹时,灵力流无法均匀分布,引发局部过载和紊乱。
凌皓的方案是:首先利用“纳米级灵能探针”(基于材料学和微控技术),对金丹进行微调,修复结构性瑕疵;然后,为他量身定制了一套“渐进式道纹加载”方案,如同给电脑程序打补丁,分阶段、分区域地凝聚道纹,避免一次性负载过重。一个月后,这位长老成功突破至金丹中期,对凌皓感激涕零!
一个个成功的案例,如同最好的广告,在灵青盟内部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瓶颈期不再焦虑,数据分析找原因!”这句话成了灵青盟弟子口口相传的箴言。
传统的“感悟”、“机缘”之说,在冰冷、精准的数据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凌皓用事实告诉所有人,绝大多数瓶颈,并非虚无缥缈的命运捉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可检测、可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请大家收藏:(m.20xs.org)科学修仙:我的实验室连通九重天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