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鳖。李白《猛虎行》:“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我们来深入解析李白《猛虎行》中这句充满动荡与忧愤的“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一、原文全文、注释与翻译
《猛虎行》全文: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茫茫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节选部分注释:
· 陇头水:古乐府名,多写征人思乡的悲苦。
· 雍门琴:传说战国时名士雍门子周以琴声令孟尝君泫然泣下。
· 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南道和河北道,即安史之乱初期的主要战场。
· 秦人:指关中地区的百姓。燕地囚:被安禄山的燕军俘虏。
· 一输一失:指唐将高仙芝、封常清先后战败被杀(一输),以及唐玄宗听信谗言处死大将(一失)。
· 巨鳌:神话中背负蓬莱仙山的大龟,此处比喻篡权作乱的安禄山。
· 鱼龙:比喻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和士人,也包括诗人自己。
· 张良、韩信:汉代开国功臣,李白用以自比,期待能像他们一样遇见明主,施展抱负。
全文翻译:
我清晨作《猛虎行》,傍晚作《猛虎吟》。
我肝肠寸断并非因为听了思乡的《陇头水》,落泪也不是由于悲伤的雍门琴声。
只因旌旗纷乱覆盖了河南河北两道,战鼓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山岳倾倒。
关中的百姓多半成了燕军的俘虏,胡人的战马正在肆意啃食洛阳的青草。
唐军屡战屡败,关下兵损将折;河北诸城早晨投降,晚上又叛变,局势动荡。
作乱的巨鳌尚未被斩杀,整个天下就如海水般沸腾动荡;我们这些鱼龙之辈,又怎能得到一刻的安宁?
此时的局面,颇似楚汉相争之时,反复无常,没有定数。
我像当年的张良和未发迹的韩信一样,清晨经过博浪沙,傍晚又来到淮阴市。
张良未遇黄石公,韩信贫时乞食漂母,但正是他们决定了刘邦、项羽的存亡。
我暂时来到下邳接受兵略,投靠贤人以求存身。
古来的贤人哲士都是如此栖惶不安,如今这个时代也同样抛弃了有才之士。
我空有安邦之策却不敢触怒皇帝的威严,只能逃到南方来躲避胡人的战乱。
将治国的宝书、杀敌的长剑高挂在阁楼上,把金鞍骏马都分送给故人。
昨日还在宣城作客,与太守交游。
有时借六博棋来抒发壮怀,绕着棋床走三圈,大喝一声掷出骰子。
楚地人人都道书法家张旭是奇才,他胸藏风云却不为世人所知。
三吴的长官们对他颇多眷顾,四海的雄侠也都推崇他。
萧何、曹参也曾是沛县小吏,攀龙附凤、建功立业自有时机。
在这溧阳酒楼的三月春光里,茫茫杨花勾起无限愁思。
胡人碧眼吹响玉笛,吴地歌女唱着《白纻舞歌》,歌声绕梁。
大丈夫相见且图一醉,宰牛击鼓大会宾客。
我从此将要离去,效仿那钓鳌的勇士,到东海垂钓,若有所得,定会笑着寄给你们,以表相亲之情。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春,即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
1. 时代浩劫:当时,安禄山的叛军已经攻陷东京洛阳,并进军西京长安,中原大地陷入一片血雨腥风。诗中“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正是这一惨状的实录。
2. 个人困境:李白此时正避难南下,途经溧阳。他怀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抱负,却因曾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被视为“附逆”,政治处境极为尴尬和危险。空有满腔热情和治国方略(“有策不敢犯龙鳞”),却无处施展,只能“窜身南国避胡尘”。
3. 心境写照:诗中所描绘的“海水动”与“鱼龙奔走”,既是对国家战乱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自身颠沛流离、惶恐不安的内心世界的投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