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气尚未散尽,崔?已坐在墨韵书坊的角落,笔尖沉稳地划过黄纸。昨夜深巷的惊魂、绣衣卫的盘查、州桥的喧嚣,皆被隔绝在书卷的墨香之外。然而,袖袋中那方素白锦囊,却如同投入心湖的一枚石子,沉甸甸地提醒着今日未时之约。
“州桥观画人”。
这署名,这措辞,这地点……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清雅与诚意。不涉俗务,唯论丹青。这八个字,精准地击中了崔?心中那份对纯粹书画之道的向往,也巧妙地避开了他对权贵邀约的警惕。他反复思量,最终决定赴约。不为攀附,只为那份对笔墨神韵的知音之感。
午时刚过,崔?便收拾妥当。依旧是那件洗得发白却浆熨得笔挺的青布直裰,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他特意绕开州桥喧嚣,沿着护龙河僻静的小径,朝着城南方向走去。
“听雪茶庐”坐落在汴河支流一条幽静的支巷深处。白墙黛瓦,竹篱环绕,门前几竿翠竹在寒风中飒飒作响,檐角悬着一枚小小的铜铃,风过时发出清越悠远的叮咚声。与樊楼的华贵、枢府的威严截然不同,此地清幽雅致,恍若闹市中的一方净土。
崔?推开虚掩的竹扉,步入小院。院内积雪已被扫净,青石板路湿漉漉的,几株老梅虬枝盘曲,枝头花苞点点。茶庐内陈设简朴,几张原木矮几,蒲团坐垫,壁上悬着几幅水墨山水,角落燃着炭盆,暖意融融中弥漫着清冽的松烟与茶香混合的气息。
引路的茶博士将他引至临窗一处僻静的隔间。竹帘半卷,窗外可见小院一角梅枝与远处汴河冰封的河面。隔间内已设好茶席,一张矮几,两个蒲团,几上置一素色粗陶茶炉,炉上银壶水汽氤氲,旁边摆放着几只素净的白瓷茶盏和一方造型古朴的紫砂茶盘。
崔?在蒲团上盘膝坐下,静候来人。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当是赴一场同道中人的清谈。
未时正刻。
竹帘轻响,一道纤细的身影在茶博士的引领下,步入隔间。
崔?抬眸望去。
刹那间,仿佛有雪光映亮了幽室。
来人并非想象中的文士或长者,而是一位……少女。
她身着一件极其素雅的月白色暗织缠枝莲纹的窄袖褙子,外罩一件薄如蝉翼、近乎透明的淡青色素纱半臂,衣料质地轻盈柔滑,行动间如水波微漾。腰间系着一条同色系的丝绦,勾勒出不盈一握的腰肢。乌黑如瀑的长发并未盘成繁复发髻,只松松挽了个简单的单螺髻,斜插一支通体无瑕的羊脂白玉素簪,再无多余饰物。通身上下,清雅至极,不染纤尘。
她微微垂首,步履轻盈无声,如同踏雪而来。待她行至矮几前,缓缓抬起眼帘——
崔?呼吸为之一窒。
那是一张……笔墨难以描摹其万一的容颜。
肌肤胜雪,莹白如玉,在茶庐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眉如远山含黛,不描而翠,舒展如新月。一双眸子,清澈明净如深秋寒潭,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天生的清冷疏离,此刻却因些许紧张而漾着水光,长而密的睫毛如同蝶翼般轻轻颤动,在眼下投下淡淡的、惹人怜惜的阴影。鼻梁挺秀,线条精致得如同玉雕。唇色是天然的淡粉,如同初绽的樱花瓣,此刻正微微抿着,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期待?
最令人心折的是那份气质。清冷如霜,却又带着冰雪初融般的纯净与书卷浸润的沉静。她站在那里,仿佛将窗外所有的寒梅清雪、竹影幽光都凝聚于一身,遗世独立,不染尘埃。
沈文漪也在看清崔?的瞬间,心头如同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她想象中的“神笔书生”,或许是清癯沧桑,或许是沉稳老成,却万万没想到……竟是如此年轻!如此……俊逸!
眼前的男子,不过弱冠之年。身姿挺拔如雪后青松,一袭洗旧的青衫非但无损其风华,反而衬得他骨相清绝,气质卓然。面容清俊,线条干净利落,眉宇间沉淀着远超年龄的沉稳与冷静,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潭深水,澄澈而锐利,此刻正带着一丝清晰的讶异望向自己。他端坐于蒲团之上,背脊挺直,自有一股不卑不亢、沉静如渊的气度。
这……便是崔皓月?
这……便是笔下能捕捉人物魂魄、视权贵如浮云的寒门书生?
沈文漪只觉得脸颊瞬间滚烫,心跳如擂鼓,几乎要冲破胸腔!她慌忙垂下眼睫,不敢再看,袖中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紧了衣角。
隔间内一片寂静。
只有银壶中茶水将沸未沸的“咕嘟”轻响,以及窗外寒风掠过竹叶的沙沙声。
尴尬的沉默弥漫开来。两人都未曾料到对方竟是如此模样,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沈文漪更是心如鹿撞,方才准备好的从容应对之词,此刻忘得一干二净。
最终还是崔?先打破了沉默。他压下心头的惊艳与诧异,起身拱手,声音清朗沉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疏离:“在下崔?,字皓月。姑娘便是‘州桥观画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