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的寒意,在护龙坊小院的欢声笑语与新添的生气中,似乎被驱散了几分。如意与吉祥这对姐妹的到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两颗温润的鹅卵石,漾开了一圈圈温暖的涟漪,为这经历了太多风波的小院,注入了久违的、属于家的鲜活气息。
清晨,天光微熹,护龙河面还凝结着薄薄的冰凌。小院厨房的烟囱便已升起了袅袅炊烟。如意早早起身,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生火熬粥。她继承了母亲的巧手,虽初来乍到,却很快熟悉了厨房的一切。粳米淘洗干净,加入红枣、莲子,小火慢熬,不多时,清甜的米香便弥漫了整个小院。吉祥也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姐姐身后,帮忙递柴火,小脸被灶膛的火光映得红扑扑的,大眼睛里满是新奇与认真。
砚童则负责采买和洒扫。他挎着竹篮,熟门熟路地穿梭于州桥早市,挑选最新鲜的蔬菜、鱼肉,偶尔还会带回几块刚出炉的胡麻饼或糖糕,引得吉祥欢呼雀跃。回来后,他便拿起扫帚,将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墙角那株老梅树下的落叶也细心归拢。
崔?下朝归来,往往还未进院门,便能闻到饭菜的香气。推开院门,映入眼帘的是砚童在擦拭石桌,吉祥在廊下蹦蹦跳跳地踢着毽子(崔?闲暇时用铜钱和鸡毛做的),如意则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从厨房走出,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相公回来了?饭菜刚做好,快洗手用饭吧。”
饭桌上,不再是崔?与砚童两人的清冷。四口人围坐一桌,虽无山珍海味,但如意烹调的菜肴家常可口,酱烧豆腐、清炒时蔬、偶尔还有一小碟酱肉或蒸鱼,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吉祥总是吃得最香的那个,小嘴塞得鼓鼓囊囊,还不忘含糊不清地夸赞:“姐姐做的饭……最好吃!”引得众人莞尔。崔?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那份因朝堂纷争而起的疲惫与沉郁,也仿佛被这温暖的烟火气悄然抚平。
饭后,崔?或在书房读书写字,或指点吉祥认字(如意也在一旁默默学习),砚童则负责收拾碗筷,劈柴担水。如意心灵手巧,不仅厨艺好,女红也极佳。她见崔?官袍袖口有些磨损,便默默找来针线,在灯下一针一线细细缝补。那专注而娴静的模样,让偶尔抬头的崔?,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吉祥则像只快乐的小鸟,时而缠着砚童讲故事,时而跑到书房门口,探头探脑地看崔?写字,被砚童笑着拉走。
年关将至,喜气渐浓。
腊月二十三,小年。
汴京城彻底被节日的氛围笼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洒扫庭除。州桥夜市更是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卖年画的、写春联的、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卖各色干果蜜饯、烟花爆竹的摊位鳞次栉比,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热闹非凡的市井交响。
护龙坊小院也早早开始了准备。
“相公,明日便是祭灶了,咱们得备些糖瓜、灶糖。”如意拿着刚写好的采买清单,向崔?请示。她如今俨然成了小院的“内务总管”,将一应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好,你看着办便是。”崔?含笑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递给她,“多买些,给吉祥也买些她爱吃的零嘴。”
“谢相公!”如意欣喜接过,吉祥在一旁更是高兴得拍手跳了起来。
腊月二十四,祭灶日。
清晨,如意便带着吉祥和砚童,将厨房灶台上下擦拭得一尘不染。午后,她亲自下厨,用麦芽糖熬制了粘稠香甜的糖瓜和灶糖,又备好了清水、料豆(喂灶马)和一小碗酒。待到黄昏时分,崔?净手焚香,带着砚童、如意、吉祥,在灶王爷神像前恭敬祭拜。
“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崔?低声祝祷,将糖瓜黏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寓意“甜言蜜语”,又奉上酒水料豆。吉祥学着大人的样子,双手合十,小脸满是虔诚:“灶王爷,保佑我们平平安安,保佑相公官运亨通,保佑姐姐做的饭越来越好次!”童言稚语,惹得众人忍俊不禁。祭拜完毕,将旧灶王爷画像焚化,寓意“送神上天”。
接下来的几日,小院更是忙碌而喜庆。
扫尘: 腊月二十五,扫房子。砚童爬上爬下,将房梁屋角的蛛网灰尘清扫干净。如意和吉祥则负责擦拭门窗桌椅,清洗被褥帘幔。崔?的书房也被仔细整理,案头那盆素心兰被擦得叶片碧绿。
办年货: 州桥集市成了如意和砚童每日必去之地。他们买回了大红灯笼、崭新的桃符(春联)、寓意吉祥的年画(门神、福禄寿三星、连年有余等)。还采购了丰盛的年货:整只的腊鹅、风鸡、酱鸭、腌鱼;成筐的柑橘、柿饼、核桃、红枣;成坛的“梨花白”、“玉泉春”;以及给吉祥买的各色糖果、蜜饯和小巧的烟花爆竹。
写桃符: 腊月二十八,贴桃符。崔?亲自研墨铺纸,挥毫泼墨。他笔力遒劲,写下一副寓意深远的春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