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之水,浩浩汤汤,自西北而来,蜿蜒曲折,贯穿邕州城南。江水裹挟着南国的湿暖气息与浓郁的瘴疠味道,日夜不息地冲刷着古老的城墙。城外,漫山遍野的木棉树正值花期,猩红如血的花朵缀满枝头,映照着灰蒙蒙的天空,平添了几分瑰丽与苍凉。时值盛夏,暑气蒸腾,城中更是湿热难当,蚊虫滋生,对于初来乍到、水土不服的崔?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身体的不适并未消磨这位贬谪孤臣的意志。自五月间抵达邕州,近一个月的光景,崔?以惊人的韧性与魄力,已在方方面面掀起了变革的涟漪。
邕州衙署,后堂签押房。
午后,蝉鸣聒噪,令人心烦意乱。崔?屏退左右,独坐于案前。他面容清减,比之在汴京时更添了几分风霜之色,但眼神却愈发沉静锐利,如同出鞘的宝刀,虽暂敛锋芒,却寒气逼人。他身着一袭半旧的青色官袍,洗得发白,却浆洗得极为平整,彰显着主人虽处逆境,却一丝不苟的严谨。
案几上,摊放着几份厚厚的卷宗,封皮上书着“邕州常平仓粮册”、“军资库钱帛清册”、“左江流域村峒丁口田亩图录”等字样。这些,皆是崔?抵达后,花费心力搜集、整理的基础资料。他手指轻轻拂过卷宗粗糙的纸张,目光深邃,落在“左江流域村峒丁口田亩图录”之上。
“张诚,”崔?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这几日,你暗中走访左江沿岸村峒,关于那‘飞地’之说,可还查明些许?”
坐在侧首的亲信幕僚张诚,是个精瘦的中年男子,眼神锐利如鹰,他躬身答道:“大人,小的已走访了江州、忠州、上思州等地数十个村峒。情况……比预想的更为复杂。所谓的‘飞地’,并非全然是官府登记在册、却由当地土酋实际控制的公田,更多的是……”
他顿了顿,斟酌着词句:“更多的是被各级胥吏、甚至部分驻军将校私下侵占、隐匿的官田民田。他们或伪造地契,或胁迫峒民为其耕种,所收租税,或入私囊,或与上官朋比分肥,账目混乱,弊端丛生。小的粗略估算,仅左江沿岸,此类被侵占的田亩,恐怕不下数千亩!其中,以仓曹参军孙启年、右军巡检使王德明二人名下所占最多!”
崔?修长的手指在图录上某处轻轻一点,那里标注着“迁隆峒”:“迁隆峒……韦氏一族聚居之地,韦青蚨的父亲,便是那峒中之主,韦望山。张诚,你说,这韦氏,可有染指?”
张诚犹豫了一下:“韦氏作为大峒首领,主要精力在统领族人、维持地方,似乎……并未直接参与这些腌臜勾当。但其麾下一些管事、头人,仗着韦氏声威,暗中蚕食周边小村峒的田地,亦是事实。百姓敢怒不敢言。”
崔?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韦氏乃地方大族,根基深厚,不可轻动。但‘蚍蜉岂能撼树’?只要抓住其‘附庸’的把柄,便不怕牵不出背后的‘大鱼’。清丈田亩,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整顿吏治、增加赋税的需要,更是安抚民心、赢取僮人信任的关键一步!”
自上次左江盟誓,崔?虽以真诚打动了侬宗旦等上层首领,但要真正融化汉僮之间数百年隔阂的坚冰,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惠及底层百姓的举措。而田亩清丈,正是触及地方最深层矛盾、也是最能体现新政决心与公平性的试金石。
“可是,大人,”张诚面露忧色,“此事牵连甚广,不仅涉及地方豪强、在职官吏,甚至可能……惊动上官。广南西路提举常平司那边,未必会支持我们。还有,陈曙陈监押,他掌管兵权,手握重兵,向来与那帮胥吏、将校沆瀣一气,恐会成为最大阻力。”
崔?冷笑一声,眼神冰冷:“阻力的存在,才证明此事的必要。陈曙……他以为凭借手中之兵,便可只手遮天,视朝廷法度、百姓疾苦如无物吗?他那点伎俩,我岂会不知?”
他站起身,踱到窗前。窗外,烈日炎炎,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空气中弥漫着躁动不安的气息。
“清丈田亩,需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第一步,可在邕州城郊及左江沿岸几个民风相对淳朴、汉僮杂居的村峒先行试点。由我亲自督办,你与孙伯谦共同负责,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账目明细,每日张榜公布,让百姓看得明白,说得清楚。”
“其二,”崔?转身,目光如炬,“兵马监押司那边,我会亲自去‘拜会’陈曙。清丈田亩,事涉军屯土地边界,需与他‘商议’。给他一个‘体面’,看他如何接招。”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崔?加重了语气,“要加强护卫。陈曙狗急跳墙,暗中使绊子、甚至买凶行刺,皆有可能。你需日夜警惕,挑选可靠人手,贴身保护。我崔?,为国为民,若真死于宵小之手,也算死得其所,但邕州新政,绝不容许因此中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月照寒襟请大家收藏:(m.20xs.org)月照寒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