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皮肤接触的瞬间,林晚的眼前突然暗了一下,随即闪过一串清晰得如同亲身体验的画面:
先是半年后的视频平台首页——“老城区的阳光”五个烫金大字挂在推荐位最显眼的地方,下面跟着“全网热度9586”的红色标识,播放量显示“3.2亿”。点开正片,开头是老城区的青石板路,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来,主角苏晓背着双肩包走在巷子里,背景音是居民的笑声和自行车的铃铛声。弹幕密密麻麻地飘过:“这不是我家附近的老巷吗!太真实了!”“终于有讲老房子改造的剧了,哭了!”“编剧太懂了,我奶奶也舍不得拆老房子!”
接着是微博热搜界面——#老城区的阳光细节有多戳人# #陈雪 宝藏编剧# #想住这样的老房子# 三个话题霸占热搜前五位,官媒“江城日报”还转发了剧的片段,配文:“用温暖故事留住城市记忆,让老城区焕发新生,这才是有温度的作品。”
然后是“年度影视盛典”的现场——陈雪穿着一身白色的纱裙,头发挽成低髻,戴着一对小小的珍珠耳环,手里捧着“年度最佳原创剧本”的水晶奖杯。她站在领奖台上,声音哽咽却坚定:“谢谢我的投资人林晚女士,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她告诉我‘好故事不会被埋没’。没有她,这个关于老城区的故事,永远只能躺在我的笔记本里。”台下掌声雷动,林晚坐在第一排,笑着冲她点头。
最后画面停在剧本的版权协议上——出品方写着“林晚工作室”,下方的分成条款里,“编剧收益”一栏写着“280万”,旁边还有陈雪的签名,日期是“2024年8月15日”。
这些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真实:陈雪领奖时眼角的泪光、弹幕里的每一条评论、版权协议上的墨迹,甚至盛典现场的灯光温度,都清晰可感。林晚猛地回神,松开陈雪的手,指尖还残留着她掌心的凉意,语气却肯定得没有一丝犹豫:“陈雪,你的剧本很好,我想投资你。”
她看着陈雪震惊的眼神,继续说:“我出钱,负责后续的制作、发行和所有杂事;你只需要专注创作,按你的想法把《老城区的阳光》写出来,不用考虑流量、不用改剧情,我保证不干涉你的任何创作环节。”
“您……您说什么?”陈雪的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在发抖,手里的笔记本差点滑掉,“您要投资我的剧本?可我……我从来没写过爆款,连小成本网剧都没机会,您不怕钱打了水漂吗?我爸妈都劝我放弃,说我不是当编剧的料,让我找个文员的工作……”
“我不怕。”林晚拉着她走到休息区的蓝色长椅上坐下,从包里拿出一支银色的钢笔和一张便签纸,写下自己的手机号和微信,递了过去,“我看过太多千篇一律的甜宠、悬疑剧,反而觉得你的‘老城区改造’题材更有力量——它讲的是普通人的牵挂,是对家的执念,这种有温度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动观众。你不用急着答应,先跟我说说剧本里最想表达的东西,要是我们的想法一致,再谈合作也不迟。”
陈雪看着便签纸上清秀的字迹,又看了看林晚真诚的眼神,心里的防线慢慢松动。她翻开笔记本,指着密密麻麻的大纲,声音渐渐有了底气:“主角苏晓跟我一样,是在老城区长大的。她去大城市当设计师后,奶奶生病,她回来发现老城区要拆迁,好多居民都不愿意——王爷爷舍不得他种了三十年的月季花,李阿姨怕搬走后孩子上学不方便,张奶奶说老房子里有她和爷爷的回忆……”
她越说越投入,眼里的光越来越亮,连眼底的青黑都仿佛淡了些:“苏晓就想了个‘微改造’的办法——不拆房子,只把漏水的屋顶修好,给老墙加保温层,把闲置的空地改成小花园,还在巷口装了便民充电桩。最后老城区既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又住得舒服,居民们都不用搬走了……”她指着剧本里的一段描写,“这里我写了苏晓和王爷爷一起移栽月季花的场景,我想表达的是,改造的不是房子,是人心的牵挂。”
林晚认真听着,偶尔点头——陈雪的描述里满是细节,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对老城区的深情,这种真诚比任何“流量套路”都珍贵。等陈雪说完,林晚从包里拿出手机,解锁屏幕:“你的剧本很打动我,我决定先给你50万启动资金——20万用来做剧本细化,30万作为你的生活费用,不用你还,就算最后因为不可抗力没做成,这笔钱也归你。等剧本完成后,我们再谈后续的制作投资,预算不会低于2000万,保证让你的故事以最好的样子呈现在屏幕上。”
“50万?”陈雪彻底懵了,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下来,砸在笔记本的纸页上,把“月季花”三个字晕成了浅粉色。她抬手想擦眼泪,却越擦越多,声音哽咽得不成样子:“您……您为什么这么相信我啊?连我自己都快放弃了,您却愿意给我这么多钱……您是第一个说我剧本好、愿意给我机会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