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特意抬眼看向汉森,语气平和却有力量:“汉森先生说光伏靠天吃饭,维护成本高。那我再给您看个实际案例——我们在北极建的光伏站,用了抗寒涂层和智能清洁系统。冬天不用派人冒着零下50度的严寒去扫雪,组件表面的涂层会自动融雪;遇到沙尘天气,智能清洁机器人会定时清理面板,不用人工操作。而且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能到25年,期间除了每5年换一次储能电池,基本不用大修。”
说着,屏幕上跳出了北极光伏站和某油井的运维成本对比表:“2023年,北极光伏站的运维成本只占总投入的2%,主要花在电池更换和远程监控上;而同期我们调研的某石油集团油井,运维成本占比是8%——要清理油污、维护抽油机,还要应对可能的泄漏事故,这些隐性成本,汉森先生刚才好像没算进去吧?”
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不少代表开始点头赞同。坐在中间的埃里克忍不住举了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笑着补充:“林主席说的没错!我们欧洲去年就大面积用了星辰的光伏储能系统,现在德国有30%的家庭都装了户用光伏板,发的电不仅够自己用,多余的还能卖给电网。我自己家也装了,算下来度电成本比买俄罗斯的天然气还低20%,现在没人再喊‘光伏成本高’了!”
“还有我们索马里!”玛丽婶子也没等主持人同意,直接站起来大声说,声音清亮得整个大厅都能听见,“我们村的光伏站,每天发的电够全村两百多户用,还能带动抽水机浇地。之前用柴油发电机的时候,一个月要花八千美元买柴油;现在用光伏,除了偶尔换个小零件,基本不用花钱,一年能省快十万美元!再也不用等破冰船冒着风暴送油了!”
汉森的脸慢慢涨成了淡红色,他张了张嘴,还想找理由反驳,目光扫过台下,却发现刚才跟着点头的几个石油代表都悄悄低下了头,没人再敢帮他说话。他顿了顿,硬着头皮说:“可……可你们的技术只适合晴天多、温度适宜的地方吧?像高纬度地区、多雨多雾的地方,光伏发电效率肯定上不去,还是得靠石油天然气。”
“这些地区我们早就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了。”林晚调出一张彩色的世界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着不同颜色的圆点,旁边还有图例说明,“蓝色的圆点代表高纬度地区,比如俄罗斯、加拿大、冰岛,这些地方用的是我们研发的-50℃抗寒组件,就算冬天日照短、温度低,发电效率也能保持在标准值的80%以上;绿色的圆点是多雨多雾地区,比如英国、日本,用的是透光率90%的新型超白玻璃组件,就算阴天,也能吸收散射光发电;红色的圆点是沙漠地区,比如沙特、阿联酋,用的是防沙尘自清洁涂层,组件表面不容易积灰,半年不用人工清理,发电效率也不会降。”
她指着地图上冰岛的位置,屏幕上立刻弹出冰岛光伏项目的效果图:“冰岛刚跟我们联盟签了合作协议,要在雷克雅未克附近建一座20兆瓦的光伏站,用的就是抗寒组件和储能系统。根据测算,项目明年投产之后,他们的光伏度电成本能降到0.2美元,比当地的地热发电还便宜15%。到时候,冰岛就能实现‘地热+光伏’的清洁能源组合,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大屏幕最后跳出一张总结性的图表,标题醒目:“2023年,全球已有60%的地区,光伏度电成本低于石油;预计2025年,这个比例将达到80%”。图表下方还附了一个蓝色的链接按钮,标注着“点击查看各国项目详情”——谁想验证数据,只要点进去,就能看到每个项目的成本明细、技术参数、甚至现场照片,全都是公开透明的信息。
汉森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案例,嘴巴张了张,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他之前准备的那些质疑理由,在这些具体的数据和实际案例面前,全都站不住脚了。台下突然响起一阵掌声,先是零星的几声,很快就像潮水似的蔓延开来,比刚才汉森提问时热烈多了,还有人吹起了口哨,显然是被这组有力的数据说服了。
林晚把平板轻轻放在桌上,看着台下说:“我知道,传统能源企业可能会担心,光伏的发展会影响你们的利益。但我想说,能源转型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共同进步的过程。我们联盟非常欢迎石油、天然气企业加入,一起研究‘光伏+传统能源’的混合能源系统——比如在油井旁边的空地上建光伏站,用光伏电给抽油机、输油管道供电,既不浪费土地资源,又能降低你们的运营成本;还可以合作建光伏储能电站,在石油运输受阻的时候,用光伏电保障民生用电。”
汉森这才缓过神来,脸上的傲慢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尴尬。他站起身,对着林晚微微欠了欠身,语气也软了下来:“林主席的数据分析得很清楚,案例也很有说服力,是我之前获取的信息太滞后了,对光伏技术的进步了解不够。后续我们集团,或许可以跟联盟探讨一下混合能源系统的合作可能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