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光伏半壁照全球,碳中和梦十年圆
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大厅,今天比任何时候都要热闹。
几百个国家代表挤在会场里,每个人的眼睛都死死盯着正前方的巨型电子屏。屏幕上,一组数字正在缓缓跳动——“全球光伏覆盖率:50.3%”。当最后一个小数点定格时,全场瞬间沸腾了,掌声像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差点把天花板掀翻。
“我的天,真的破50%了!”旁边一位非洲代表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他手里攥着的文件被捏得皱巴巴的,“我们国家的沙漠光伏站,现在能供半个国家用电了!”
电子屏随即切换画面,全球各地的光伏项目依次展现在众人眼前:
撒哈拉沙漠,一望无际的蓝色光伏矩阵在烈日下泛着冷光,一排排光伏板整齐得像士兵列队。几个穿着传统长袍的工人正在巡检,其中一个年轻人对着镜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他就是当年索马里光伏小学的石头,现在成了北非最大光伏站的技术主管。“这玩意儿比骆驼靠谱多了!”他操着半生不熟的中文,竖起大拇指,“以前我们这夏天能热死骆驼,现在光伏板发的电,够整个部落吹空调!”
亚马逊雨林边缘,一个被绿色植被包围的小村落里,孩子们正围着光伏水泵嬉戏。清澈的淡水从管道里哗哗流出,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用瓢接了水,仰头就喝,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旁边的村长抹着眼泪,用当地语言对着镜头说:“感谢星辰科技,感谢林晚女士,我们再也不用喝泥水了!”这个村落是亚马逊地区最后一个“无电村”,现在光伏板不仅解决了用电问题,还让他们喝上了干净水。
上海陆家嘴,一栋栋摩天大楼的外墙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仔细看才发现,这些大楼的玻璃幕墙其实是柔性光伏膜,阳光一照,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发电。一个穿着西装的白领站在楼下,看着手机上的“个人光伏贡献”APP,笑着对同事说:“咱这栋楼,现在是‘发电站’也是‘办公室’,上个月我家的电费,全靠它给免了!”这些“能量皮肤”大楼,是星辰科技和上海政府合作的试点项目,现在已经推广到全球20多个一线城市。
南极科考站,凛冽的寒风中,几块蓝色的光伏板倔强地立在雪地里。一个戴着厚手套的科考队员正在检查设备,他对着镜头哈了口气,白雾瞬间消散在冷空气中。“以前我们得靠燃油发电机,又吵又污染。”他指着光伏板,眼里满是感激,“现在有了这玩意儿,极昼的时候能把电存起来,极夜也够用,企鹅们都不躲着我们了!”
“女士们,先生们!”联合国秘书长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他站在发言台后,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报告,“今天,我们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全球光伏覆盖率突破50%,碳中和目标提前10年实现!”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了入口处:“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胜利,而是全人类的壮举。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个名字,离不开一家企业——林晚女士,以及她带领的星辰科技!”
聚光灯“唰”地一下打向门口,林晚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光伏西装,挽着陆哲的手,缓缓走进会场。她的西装是张瑶特意设计的,面料里织入了微型光伏芯片,走动间,芯片会随着光线微微闪烁,像把一片星空穿在了身上。
她身后跟着张瑶,手里拎着最新款的非遗光伏手包;大姑穿着绣着光伏纹样的唐装,手里还攥着个光伏元件做的平安符;莱拉、念念、星辰则通过全息投影出现在会场两侧的屏幕上——莱拉在叙利亚的光伏小学前,念念在哈佛的图书馆里,星辰在MIT的实验室中。
“林女士,”秘书长亲自迎上前,双手递上一枚镶嵌着光伏芯片的纪念勋章,“是你和星辰科技的技术突破,让光伏从‘小众能源’变成了‘主流选择’。是你们的全球光伏联盟,让80多个国家共享技术,让清洁能源的光洒向了每一个角落。没有星辰的柔性光伏膜、高效储能技术,没有你们对贫困地区的公益赋能,这一天至少要晚来二十年。”
林晚接过勋章,冰凉的金属触感让她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夜晚。那时星辰科技濒临破产,她抱着母亲苏晴留下的技术图纸,在实验室里熬了个通宵,终于画出了第一块柔性光伏膜的改进方案。
“秘书长先生,”她的声音清亮而坚定,“这枚勋章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星辰科技的每一位工程师,属于全球光伏联盟的每一位伙伴,属于那些在非洲沙漠里安装光伏板的工人,属于那些在甘肃山区教老人使用光伏设备的志愿者,属于每一个相信‘能源可以温暖世界’的普通人。”
她转身指向大屏幕上的画面:“你们看,撒哈拉的光伏矩阵解决了北非的用电荒,亚马逊的光伏村落终结了‘无电村’的历史,上海的‘能量皮肤’让摩天大楼变成了‘发电站’,南极的光伏板让科考不再依赖燃油。这50.3%的覆盖率,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团结的证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请大家收藏:(m.20xs.org)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