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不直接写楼,而写楼与自然的交融。“画栋朝飞云”、“珠帘暮卷雨”,画面感极强,色彩流动。“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则跳脱出具体时刻,引入时间维度,感慨时光流转、世事变迁。在咏楼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与人生况味,格调高远,尽显皇家气度,引得一片低声赞叹。
轮到伏羲提笔,笔锋不再飘逸华美,而是变得沉凝、锐利,带着千钧之力,狠狠落下:
> “山外青山楼外楼,澄心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皇都作汴州!”
此诗一出,如同在揽月楼内引爆了一颗无声的惊雷!
“山外青山楼外楼” – 既是眼前皇城层叠的宫殿楼宇实景,更是**权力层级永无止境、欲望之塔不断攀高**的绝妙暗喻!澄心湖上,这揽月楼中的歌舞升平,何时是个尽头?
“暖风熏得游人醉” – 这“暖风”,是秋夜的暖风?是美酒的醇香?是美人的脂粉气?更是这纸醉金迷、令人沉沦其中无法自拔的虚假繁华与权力幻梦!它如同最甜美的毒药,熏得人(“游人”,实指沉迷享乐的权贵)醺醺欲醉,丧失警惕!
“直把皇都作神都!” —— 致命一击!“神都”是传说中曾极度繁华、万邦来朝,却因统治者骄奢淫逸、醉生梦死而最终倾颓灭亡的古老都城!伏羲此句,如一把冰冷的匕首,瞬间刺破了盛世华美的外衣!这是最尖锐、最深刻的警示:**你们这些沉醉在暖风中的“游人”啊,看看眼前这景象,难道不正是在重蹈“神都”覆辙吗?这哪里是咏楼?分明是一首字字泣血的**盛世危言**!是敲响在帝国心脏的警世洪钟!
死寂!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冰冷、都要沉重的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了。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这赤裸裸的、毫不留情的讽喻与警告惊得魂飞魄散!
大皇子龙渊脸色瞬间由青转白,再由白转黑,额角青筋暴跳,握着酒杯的手剧烈颤抖,杯中的美酒泼洒出来都浑然不觉。他死死盯着伏羲,眼中是滔天的怒火和被戳中痛处的惊惶!这诗,简直是在诅咒他未来的帝国!
三皇子龙涛眼神阴鸷得如同毒蛇,嘴唇哆嗦着,几乎要忍不住当场发作。伏羲!又是伏羲!一次次打脸,一次次将他们的骄傲踩在脚下,如今竟敢如此大逆不道!
长公主凤目之中精光爆射!她猛地坐直了身体。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她的心头!“山外青山楼外楼”的层级隐喻,“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沉沦本质,“直把皇都作神都”的亡国预警!这比任何谏章都更直接、更震撼!她心中翻江倒海,既为这洞察力与胆魄震撼,又感到了刺骨的寒意与深切的共鸣——这正是她身为皇室成员,深埋心底却不敢宣之于口的忧虑!
长孙文若倒吸一口冷气,脸色凝重到了极点。他看向伏羲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敬畏,甚至有一丝恐惧。此子,竟敢在御前诗会,当着所有皇亲贵胄的面,发出如此振聋发聩的亡国之音!其胆魄,其眼光,其忧患,已非常人所能及!
武烈这位悍将,此刻竟也沉默了。他不懂太多文绉绉的词句,但“直把皇都作神都”的警告他听懂了!联想到边关将士的浴血与朝堂的奢靡,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他看向伏羲的目光,充满了复杂的敬佩。
周夫子拿着诗稿的手抖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老泪纵横,喃喃道:“警世之言…泣血之言…老夫…老夫看到了…神都的鬼影啊…”
短暂的死寂后,长公主缓缓站起身。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响彻寂静的揽月楼:
“好!好一个‘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皇都作神都’!”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此诗立意之高远,忧思之深沉,胆魄之雄奇,非为咏楼,实为咏国!其境界格局,远超其余诸作,当为五轮之冠!本宫…深以为然!”
长公主一锤定音!她的表态,不仅是对诗才的认可,更是一种政治信号!大皇子龙渊和三皇子龙涛脸色铁青,牙关紧咬,却不敢在长公主的定论下公然反驳。龙霄则激动得几乎要跳起来,伏羲此举,简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却也获得了长公主前所未有的公开支持!
金秋诗会,终以伏羲五轮皆魁的惊世战绩落下帷幕。其诗作:
沙场诗如金戈铁马,裂石穿云!
情诗如蚀骨魔音,洞穿人心!
*茶艺如奇兵天降,涤魂醒魄!
*盛世诗如名花倾国,风华绝代!
* 咏楼诗如警世洪钟,振聋发聩!
其才华横溢,格局宏大,胆魄惊人,“诗仙”之名,实至名归!瞬间传遍皇城,成为街头巷尾最炙手可热的传奇!
七皇子龙霄喜不自胜,伏羲不仅为他挣足了脸面,更在顶级权贵圈中一举奠定了“百味岭”和他龙霄的地位,甚至隐隐获得了长公主的青睐以及文若、武烈等人的敬重(或忌惮)。他大笑着上前,用力拍着伏羲的肩膀(力道之大让伏羲微微皱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伏羲异世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伏羲异世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