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翁稍稍松了口气,但眼珠一转,又道:“即便如此,这村里的好田,早年逃荒的、死绝户的,也早被……被大伙儿占了些。这些地,难道也要收回去当官田再分?”
这话又引起一阵不安。战乱年间,确实有胆大的农户占了些无主之地偷偷耕种。
杜衡沉吟片刻,道:“朝廷体恤民情。凡目前由农户自行垦种之无主田地,若能自证连续耕种超过三年,且无原主追认,可优先登记为其永业田,只需补办地契,按制纳税。但若所占过多,远超其丁口应授之额,超出部分则需收回,纳入均田份额。”
此言一出,有人喜有人忧。赵翁心里暗骂,他家里何止“超出”,简直是占了几户人家的地。但他不敢明说,只能阴着脸退到一边,盘算着如何隐瞒。
宣讲完毕,真正的困难才开始。杜衡将吏员分为三组。一组由王书办带领,在里正协助下,于村中祠堂设立临时户籍处,登记所有人口,核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制作详细的户籍黄册。另一组由年轻的算学能手李吏员带领,开始勘查村界,绘制粗略的村落田亩地图。第三组则由杜衡亲自带领,负责最核心也最易起冲突的工作——实地丈量土地。
丈量工具是工械司特制的:标准化长度的丈量绳,每隔一丈有标记;一种改良的木质步弓,能更准确地测量不规则田亩;还有算盘和特制的表格,用于记录计算。
第一天丈量村东头的荒地,还算顺利。虽然荆棘丛生,沟壑纵横,但毕竟无主,吏员们拉着绳子,打着木桩,标记界限,村民们远远看着,充满期待。
第二天,麻烦就来了。当杜衡带人丈量到一片肥沃的熟地时,赵翁带着几个家奴拦住了去路。
“杜主事,这片地是在下祖产,何必再量?”赵翁指着地头一块模糊的石碑,“看,这界石还在!”
一个老吏上前仔细查看那界石,又翻开带来的前朝鱼鳞图册比对,摇头低声道:“主事,图册上标注此地原属村民刘二,刘二一家十年前逃荒离去,生死不明。这界石……像是新刻的。”
杜衡心中明了,对赵翁道:“赵翁,此地据查原非你家所有。按令,需收回作为官田,纳入均田。”
赵翁顿时急了:“胡说!这就是我赵家的地!我种了快十年了!你们这是巧取豪夺!”
“是否有契约为证?”杜衡冷静地问。
“兵荒马乱,契约早没了!但我赵家上下皆知!”
“若无地契,又无法证明是祖产,仅凭口说及这新刻界石,不足为凭。”杜衡语气坚决,“请赵翁让开,莫要阻碍公务。若再强占官田,按律法办!”
赵翁气得脸色铁青,但看着杜衡身后那些面无表情、手持丈杆的吏员,终究不敢造次,只得恨恨地让开,眼神怨毒。
接下来的日子,杜衡遭遇了各种软硬抵抗。有农户听信谣言,害怕登记丁口是为了加重徭役,将半大孩子藏起来;有富户试图贿赂吏员,隐瞒田亩;有地界纠纷,两家吵得不可开交,几乎械斗……
杜衡白日奔波于田埂地头,亲自监督丈量,处理纠纷;晚上则伏案核对户籍册与田亩数,计算分配方案,常常熬到深夜。油灯下,他面容憔悴,但眼神明亮。他耐心地对心存疑虑的农户解释政策,严厉地驳斥富户的无理要求,公正地裁定地界争端。
王书办看他太辛苦,劝道:“主事,有些事不必如此较真,过得去便可……”
杜衡摇头:“王书办,此言差矣。均田乃陛下定的国策,更是万千百姓的生计所系。你我笔下尺下,差之毫厘,到百姓手里便是谬以千里。关乎民心国本,岂能马虎?”
他拿起一根特制的测量尺,“你看此尺,工械司所制,分毫必究。我等行事,亦该如此。”
一个月后,张村的丈量与登记工作终于完成。所有的无主荒地、抄没田产都已清点登记在册,所有丁口也已核实。
到了授田之日,村口老槐树下 again 聚满了人,气氛却与一月前截然不同,充满了期待和喜悦。杜衡站在磨盘上,手持最终确定的授田名册,大声念诵:
“户主王老根,丁一口,妇一口,应授露田六十亩,桑田十亩!现分村东头河滩地编号甲柒至甲拾壹,共六十亩;村南坡地编号丙贰拾,桑田十亩!”
王老汉颤巍巍地按上手印,领到一张盖着红印的地契草图,激动得语无伦次,只会连连磕头。
“户主李二狗,丁二口,应授露田八十亩……”
……
名字一个个念下去,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照在一张张终于焕发出生气的脸上。人们捧着那轻飘飘又沉甸甸的“地契”,仿佛捧着一家人的命根子,未来的希望。
赵翁也站在人群外围,冷眼看着。他家原有的土地确实未被剥夺,但他暗中侵占的几百亩“无主之地”被尽数收走,心疼得滴血。他看到村里那些原本比他穷苦百倍的人家都分到了地,一种强烈的、不平衡的嫉妒啃噬着他的心。
杜衡注意到了赵翁的目光,但他并未在意。改革总会触痛既得利益者。他看着欢呼的人群,看着远处正在重新树立的、标准统一的田界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在这片刚刚经历过血火洗礼的土地上,希望的种子,已经随着这一纸地契,深深地埋了下去。
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能看到,无数个像张村一样的村庄,正在发生着同样的故事。破碎的山河,正被这精细而坚定的丈量,一寸寸地重新拼接;流干的民力,正被这公平而仁政的举措,一点点地重新滋养。
路还很长,但他坚信方向没错。他走下磨盘,对吏员们说:“收拾行装,明日启程,去下一个村。”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m.20xs.org)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