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项:神经反应与能量协调测试——多维干扰场下的综合障碍穿越。
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项目。学员需要在一个布满移动障碍、闪烁干扰光线和随机能量脉冲(微弱且安全)的模拟场地中,以最快速度穿越。这不仅考验速度、敏捷,更考验神经反应、感知过滤以及在能量干扰下保持自身能量循环稳定的能力。
赵磐在这里遇到了麻烦。他习惯性地依靠超快的反应和强悍的身体素质强行突破,但那些随机出现的能量脉冲不断干扰着他本就脆弱的能量感知,让他几次判断失误,撞上障碍物,成绩大受影响。
林雅却如鱼得水。她的“能量听觉”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她不仅能提前“听”到能量脉冲的来袭方向,甚至能通过感知环境中能量的细微流动,预判部分障碍物的移动轨迹!她的穿越过程行云流水,虽然绝对速度不是最快,但效率极高,能量循环在干扰下依然保持着优雅的韵律。
李慕白则试图用他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来建模障碍和脉冲的规律,前期效果不错,但后期随机性大大增加,他的“模型”跟不上了,陷入了计算瘫痪,成绩戛然而止。
周小苗的表现再次令人惊讶。她似乎完全不受能量脉冲的逻辑干扰,那些脉冲对她而言,就像是溪流中自然存在的涟漪。她凭借一种近乎小动物般的直觉,在障碍场中灵动地穿梭,其能量场与干扰场之间,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融合”而非“对抗”状态,稳定性高得惊人。
测试结束,数据汇总。
主控室内,陈醒看着屏幕上八十一名学员的立体能力图谱,陷入了沉思。图谱清晰地显示,传统的体能指标(力量、耐力、速度)与新兴的能量指标(循环稳定性、能量活性、环境亲和度、抗干扰性)之间,存在着复杂而非线性的关系。
赵磐代表了“旧体系”的巅峰,但转型困难;林雅和李慕白展示了能量潜能与传统优势结合的不同路径;而周小苗,则预示着一种可能更接近能量本质的、未被后天意识污染的“先天道体”般的可能性。
“测试结果超出了预期。”苏青竹总结道,“它不仅提供了基线数据,更揭示了‘科学灵根’表现形式的巨大差异。我们的训练,必须更加个性化。”
陈醒点了点头,目光深邃。“没错。‘基石’测试告诉我们,没有唯一的‘正确’路径。赵磐需要学习‘放松’和‘连接’,林雅需要将感知转化为可控能力,李慕白需要打破逻辑的壁垒,而周小苗……需要的是系统的知识和引导,避免她那珍贵的本能走入歧途。”
体能极限测试,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每一位“种子”当下的高度与未来的可能性。它砸碎了“一刀切”的训练幻想,将“因材施教”的科学修仙理念,无比清晰地摆在了所有导师面前。接下来的训练,将进入一个更加精细、更具挑战性的新阶段。而陈醒手中那本《手册V1.0》,也即将迎来第一次重大的修订。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20xs.org)灵飞经:中微子纪元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