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千年的习惯,岂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李恪伸手一招,从李世民的书架上,摄来一本传统装订的竖排书籍。
又拿起一本他带来的《资治通鉴》,将两者并排置于案上,便于众人对比。
“父皇,以及诸位叔伯的疑问,儿臣明白!”
李恪道:“首先便是这书写排布之变。”
“儿臣以为,我华夏沿用千载的自右向左、自上而下之书写方式,固然古雅,传承有序!”
“然细细思之,于阅读效率与书写便利上,却有其不便之处。”
李恪指着那本传统书籍,耐心剖析:
“诸位请看!”
“阅读此书时,需自上而下看完一列,目光需移回右上角,再寻下一列之开端。”
“长卷展开,目光便需往复跳跃,如小溪蜿蜒,固然有韵,却难免滞涩。”
“且手臂展卷,亦需随之频繁挪动,长久下来,易生疲乏。”
接着,李恪又指着《资治通鉴》的横排版面:
“而此法,改为自左向右,横向排列。”
“目光自一行之左端起,顺势向右扫视,至行末,自然回落至下一行之左端。”
“目光移动,如江河奔流,顺势而下,一气呵成,路径最短,最为省力!”
“更兼单手持书,手臂无需大范围移动,长久阅读,疲累大减。”
说到这里,李恪略作停顿,让众人消化,随即说出了更实际的考量:
“再者!若以活字印刷,此种横排版面!”
“工匠排版时,取字、归位皆依固定顺序,是否更为便捷,更不易出错?”
“未来若需核算账目,横向排列数字,是否也更利于比对与计算?”
李恪的这番解释,可谓是深入浅出。
不仅从阅读者的感官体验出发,更涉及到了生产效率和实际应用。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智慧超群之辈。
初时觉得别扭,此刻细想之下,眼中也渐渐流露出思索与恍然之色。
李世民在一旁听着,亦是微微颔首。
他虽习惯了竖排,但也能理解李恪所言确有其道理,尤其是关乎“效率”二字,正合他的心性。
李恪最后总结道:
“故此,儿臣以为,此法并非摒弃传统,而是顺应阅读与书写之自然本能,求一个‘顺势’与‘便利’。”
“初始或觉新奇,习惯之后,必感其利。”
“此乃儿臣一点浅见,旨在便于知识传播,望能利于天下学子。”
喜欢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