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却又发作不得 —— 军器局归皇商司管,陈琅手握财权,他若强行索要,反而会落下 “贪功冒进” 的话柄。王全斌见状,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趁机道:“既然殿前司军械不足,不如先清剿成都周边的残部,偏远各州的防务,便由保宁军分兵负责,这样也能减轻殿前司的压力。”
这话正戳中赵匡胤的痛处 —— 成都周边无险可守,清剿残部也无多少功劳,而偏远各州多有矿藏、茶山,正是他想暗中掌控的地带。可王全斌有保宁军在手,又有陈琅支持,他只能咬牙应下:“既然王副帅都这么说,殿前司便清剿成都周边的残部。”
会谈过半,探闻局局使凌墨忽然起身,躬身道:“总掌事,诸位大人,探闻局刚截获一份密信,是后蜀旧部写给吐蕃松潘部的,信中说‘愿献松州盐场,求吐蕃出兵助复蜀’。” 他将密信递至陈琅面前,信纸泛黄,上面的字迹潦草,却透着急切。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赵匡胤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 他早已知晓后蜀旧部的计划,甚至暗中派人与孟仁贽接触,想借吐蕃之手打乱陈琅的改革;王全斌则皱紧眉头,手握成拳,若吐蕃真的出兵,保宁军恐将腹背受敌;杨延玉也面露忧色,水师若要防备吐蕃,便难以兼顾粮道运输。
陈琅看完密信,将其放在舆图上,手指点在松州的位置:“吐蕃松潘部虽有异动,但不过五千骑兵,不足为惧。武卫局即刻增派一千护榷军,协助保宁军驻守松州边境;探闻局继续盯紧后蜀旧部,查清他们的联络据点;水师仍按原计划调粮,不可因吐蕃而乱了阵脚。”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内众人,语气加重:“蜀地刚定,民心未稳,无论是吐蕃入侵,还是残部叛乱,都可能毁了咱们之前的努力。我希望诸位能以大局为重,通力合作,若有人敢暗中作梗,皇商司的探闻局与武卫局,绝不会姑息。”
这话意有所指,赵匡胤握着茶杯的手紧了紧,指尖泛白;王全斌则朗声应道:“陈大人放心,保宁军定守住边境,绝不让吐蕃踏入蜀地一步!” 杨延玉也躬身附和,唯有赵匡胤,只淡淡说了句 “殿前司会配合”,便不再言语。
四方会谈在午后散场。赵匡胤刚回到临时衙署,便召来赵普与石守信,脸色阴沉:“陈琅这是故意针对咱们!皇商司五局入蜀,明着是协助改革,实则是监视咱们的动向。王全斌又处处跟咱们作对,再这样下去,咱们在蜀地的根基迟早会被他们挖空!”
赵普压低声音:“点检莫急。后蜀旧部联络吐蕃的事,正是咱们的机会 —— 若吐蕃真的出兵,陈琅与王全斌定会焦头烂额,咱们便可趁机将私藏的珍宝运出蜀地,再暗中支持残部叛乱,搅乱蜀地局势。到时候,陛下定会召点检回汴京主持大局,咱们便能重掌兵权。”
石守信也附和道:“赵先生说得对!末将已联络好江南的私盐商,明日便将最后一批珍宝运走,换成军械,藏在同州的据点,以备不时之需。”
赵匡胤眼中闪过狠厉,点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告诉孟仁贽,让他尽快动手,最好能把吐蕃引到成都来,给陈琅添点麻烦!”
而保宁军大营内,王全斌正与陈琅商议对策。“陈大人,赵匡胤肯定与后蜀旧部有勾结,咱们不能不防。” 王全斌指着舆图上的成都,“殿前司的士兵最近频繁出入城外的废弃宅院,说不定就是在与残部联络。”
陈琅点头:“探闻局已盯上那些宅院,只要他们敢动手,咱们便能人赃并获。眼下最重要的,是先稳住民心,等秋收后,蜀地的粮储充足了,再慢慢清算赵匡胤的事。” 他顿了顿,从袖中取出柴荣的密旨,“陛下也有此意,让咱们‘先稳后查’,绝不能让蜀地再出乱子。”
王全斌接过密旨,见上面写着 “若赵匡胤有异动,可暂夺其兵权,听候发落”,心中安定不少。“有陛下的旨意,咱们便有了底气。只要吐蕃不来添乱,后蜀残部翻不起什么浪,赵匡胤也掀不起大风。”
此时的成都城外,探闻局的暗探正盯着一处废弃宅院。院内,后蜀旧部孟仁贽正与一名吐蕃使者密谈,烛火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射在窗纸上,却不知窗外的暗探,早已将他们的对话记在纸上 ——“五月廿五,吐蕃兵袭松州,你等在成都城内举事,焚烧惠民粮铺,引周军内乱……”
暗探悄悄退去,将消息传回探闻局。凌墨看着密报,眉头紧锁 —— 一场关乎蜀地安危的危机,正悄然逼近。而陈琅与王全斌,还在为四方会谈的成果感到欣慰,尚未察觉,赵匡胤与后蜀旧部、吐蕃的勾结,已织成一张阴谋的大网,即将在五月廿五这天,笼罩整个成都。
夜色渐深,成都城内的灯火渐渐熄灭,唯有皇商司衙署的烛火还亮着。陈琅站在舆图前,看着松州的位置,心中隐隐不安 —— 探闻局截获的密信,只是冰山一角,后蜀旧部与吐蕃的真正计划,恐怕远比他想象的更危险。他转身对苏九算说:“让武卫局加强惠民粮铺的守卫,再派探闻局的人去松州,查清吐蕃的动向。蜀地的平静,怕是维持不了多久了。”
喜欢大周皇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周皇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