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接过账本,指尖划过那些刺眼的数字,指甲几乎要将纸张戳破。“赵匡胤不仅在军中培植势力,还敢染指蜀地盐利,真是胆大包天!” 他将账本狠狠摔在案上,震得案头青铜烛台摇晃不止,烛泪簌簌滚落,在羊皮纸上晕开深色痕迹。“陈琅,你随朕北上,务必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届时朕要让天下人看看,赵氏的狼子野心!”
“臣遵旨!” 陈琅躬身应道,心中暗自庆幸 —— 这些证据收集不易,他曾乔装成盐商深入井场,在恶臭的卤水池边与眼线接头,甚至险些命丧蜀道劫匪之手。如今终于有机会呈给帝王,或许能借此削弱赵氏势力,为大周延续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黔州城外的官道上,一行乔装成商人的队伍缓缓前行。为首者身着青布长衫,面容儒雅,正是大理国密使段恒。他望着远处周军营地的炊烟,心中警铃大作。曾几何时,潘美率军势如破竹,险些踏碎大理国祚,此般噩梦让大理段氏至今心有余悸。自周军灭后蜀、破南唐后,本就如惊弓之鸟的大理更惶惶不可终日,生怕战火再度蔓延至西南。此次段素顺成年亲政,首要之事便是打探周军动向,防备其染指大理边境的盐井 —— 那是支撑大理半壁财政的命脉。
“大人,前面就是黔州城门,周军盘查甚严。” 随从低声提醒,递上伪造的通关文牒。段恒点了点头,将文牒藏入袖中,目光扫过城头飘扬的 “周” 字大旗。他深知,柴荣北上蜀地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若周军真要染指西南,大理必须早做准备,重立藩篱,守住盐井这一命脉。他暗暗思忖,回大理后要立即加强三十七部的联防,在澜沧江边增建烽火台,必要时与吐蕃结盟,共同抵御强敌。
夜色渐深,广州行宫的烛火依旧明亮。柴荣望着案上蜀地舆图,手指在黔州至成都的路线上反复游走。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忽明忽暗,宛如飘摇的烛火。他深知,此次北上危机四伏:赵匡胤虎视眈眈,蜀地士族心思难测,大理国又在暗中窥探。但他别无选择,唯有稳固后方,才能集中精力应对中原变局,为收复燕云铺路。这不仅是为了完成先帝遗愿,更是为了给大周黎民一个太平天下。
“传旨,三日后启程。” 柴荣对内侍下令,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窗外,岭南的夜风裹挟着湿热气息吹来,吹动案上圣旨的边角,仿佛预示着一场关乎大周命运的艰难征程,即将在蜀道之上拉开序幕。
而远在同州的赵匡胤,已通过密探得知柴荣北上的消息。他站在节度使府的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从蜀地得来的盐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烛光下,盐引上的 “成都盐政司” 朱印泛着诡异的红光,恰似他眼中燃烧的野心。“柴荣想借蜀地制衡我?真是异想天开。” 他将盐引抛向烛火,看着纸张在烈焰中蜷曲、化为灰烬,心中已有了盘算 —— 要让蜀地成为压垮柴荣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大周江山,尽数落入自己囊中。
喜欢大周皇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大周皇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