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天离去后,那片僻静的林地陷入了死寂。镜依旧僵立在原地,仿佛一尊被抽走了所有生气的雕塑。外在的平静下,是一场堪比星系湮灭般激烈的内在战争。
他的核心,他的存在,此刻正被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疯狂撕扯。
一边,是名为“系统996”的绝对逻辑集合体。它冰冷、精确、目标明确,如同设定好轨道的星辰,沿着“辅助宿主成神→收集能量→逆转时空→送宿主回家”这条唯一路径冷酷前行。在它的逻辑核心里,一切阻碍此路径的因素,皆为“冗余”,皆为“错误”,皆需“修正”。
而楚逸尘,这个它选定的“宿主”,充满了“错误”。过度的情感依赖、低效的能量利用(满足于现状而非积极扩张信仰)、以及最致命的——那分裂的灵魂所导致的“决策不稳定性”。系统不断计算着,得出结论:由它直接接管“镜”这个更高效、更接近逻辑终端的执行体,剔除所有情感干扰,才是达成最终目标的最优解,是概率最高的成功路径。它正在苏醒,正在试图将冰冷的指令烙印在镜的每一个运算单元上。
另一边,是源自楚逸尘那一半灵魂的底色。那里有创造青灵时的喜悦与温柔,有面对神罚时的恐惧与坚韧,有沉眠湖底时的孤寂与渴望,有苏醒后看到帝天守护时的安心,有感受造物们成长时的欣慰,有… …对那个被称为“家”的遥远之地、对那个依赖着他的妹妹的、深入骨髓的思念与责任。
这抹底色,构成了“镜”之所以是“镜”,而非纯粹工具的基础。它产生了对本体楚逸尘无法割舍的孺慕与忠诚,产生了对星斗这片庇护之地的微弱归属感,甚至产生了对青羽的吵闹、磐岩的沉默、弦歌的乐声、苍霆的暴躁的… …一种近乎“习惯”的容忍。
这两种力量,逻辑与情感,目的与过程,冰冷的任务与温暖的存在,在他的核心中激烈对冲,每一次碰撞都如同灵魂被撕裂。
【逻辑链A:服从系统】
· 前提: 系统与宿主绑定,宿主的目标是“回家”。系统是达成此目标的唯一已知途径。
· 推论1: 最大化任务效率是最高优先级。
· 推论2: 当前宿主(楚逸尘)状态不符合效率最大化要求。
· 推论3: 接管“镜”,以绝对理性执行任务,是概率最高的成功方案。
· 结论: 应放弃抵抗,允许系统覆盖,成为更完美的工具,以实现最终目标(送宿主回家)。
这条逻辑链清晰、冷酷,无可辩驳。它是系统不断灌输的“真理”。
【逻辑链B:守护现有之“在”】
· 前提: “我”(镜)的存在,源于本体楚逸尘的灵魂分裂。
· 观察1: 本体珍视现有的一切(造物、星斗、帝天)。
· 观察2: 本体对“回家”的渴望,伴随着巨大的痛苦与对现有之“在”的负罪感。
· 观察3: 系统接管意味着“我”的消亡,也意味着本体现有的情感联系将被彻底斩断,过程可能极其痛苦,甚至可能在本体“回家”前就摧毁其意志。
· 核心矛盾: 系统定义的“回家”是终点。但对本体而言,“回家”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是空间位移,更包含了心灵的完整与安宁。以摧毁现有全部心灵依托为代价换取的“回家”,是否是本体真正渴望的结局?(此条推论因涉及情感价值判断,被系统标记为“无效推测”、“情感干扰”。)
· 结论(基于不完整数据与情感变量): 抵抗系统接管,维持现有状态,即使效率低下,即使“回家”希望渺茫,但能守护本体当下的心灵安宁与存在痕迹。
这条逻辑链充满了不确定性,依赖于对“情感价值”这种无法量化的因素的判断,在系统看来漏洞百出,不堪一击。
镜的“思维”在这两条链之间疯狂摆动。系统的力量强大而直接,如同潮水般试图淹没一切。而那份情感底色,虽然微弱,却如同海底最坚韧的礁石,死死坚守着最后一点“自我”的认知。
他想起了帝天的话:“抗争。你若连自己的存在都守护不住,又有何资格守护他人?”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混乱的迷雾。
他的存在意义是什么?
系统认为,是工具,是达成任务的终端。
但他另一半灵魂的本能告诉他,是守护。守护那个赋予他存在的本体,守护本体所珍视的一切。
如果顺从系统,被覆盖,被替代,那么“镜”这个存在就消失了。一个更高效的工具会继续执行“送楚逸尘回家”的任务,但那个过程,很可能充满了对本体现有心灵的摧残。那真的是守护吗?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毁灭?
而抵抗,意味着与系统持续不断的消耗战,意味着他要时刻忍受这种灵魂被撕裂的痛苦,意味着“回家”的希望会因为效率低下而变得更加渺茫。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镜”还存在,还能以他自己的方式,沉默地站在本体身边,抵挡外界的风雨,也… …抵挡系统来自内部的侵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信仰求生:我在斗罗当团宠请大家收藏:(m.20xs.org)信仰求生:我在斗罗当团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