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北京街头,寒风卷着枯叶掠过朱慈兴的破衣,他捧着那只洪武讨饭碗,正沿着睿亲王府的外墙缓缓挪动。方才在茶馆外,清军士兵踢翻碗时,碗沿磕在青石板上,竟发出一阵不同于瓷片的清脆声响——这异样让他心头一动,此刻趁着乞讨的间隙,他指尖反复摩挲碗壁,忽然触到碗底内侧一处细微的凸起。
他悄悄躲进一条狭窄的胡同,背靠着冰冷的砖墙,将讨饭碗倒扣在掌心。碗底“洪武元年”的刻字旁,那处凸起竟是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铜制暗扣。朱慈兴屏住呼吸,用指尖轻轻拨动暗扣,只听“咔嗒”一声轻响,碗底竟缓缓向上弹起,露出一个中空的夹层,夹层中铺着一层泛黄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一枚巴掌大的铜制罗盘,罗盘指针并非指向南北,而是刻着密密麻麻的星象纹路,与玛雅星图有着奇异的相似。
就在他拿起罗盘的瞬间,罗盘中心突然亮起一道微弱的蓝光,紧接着,碗身竟投射出一道半尺高的虚影——虚影身着明代官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正是辅佐朱元璋开国的谋士刘伯温!朱慈兴惊得险些将碗摔落在地,虚影却开口说道:“吾乃刘基,洪武三年藏此机关于讨饭碗中,唯遇心系大明、身负异术者,方得见此投影。汝既持有此碗,必是可承吾志之人。”
朱慈兴强压下心中的震惊,对着虚影拱手道:“后辈朱慈兴,见过刘先生。不知先生留此机关,有何深意?”
虚影缓缓抬手,指向罗盘上的星象纹路:“此碗乃吾用机关术所制,碗中罗盘实为‘七星定位盘’,可指引汝寻得吾毕生所着《百战奇略》。此书收录吾毕生兵法、谋略,更有破骑兵、防火器之策,若能得之,或可助大明复兴。然欲取此书,需先破解三处机关,每处机关皆藏于北京隐秘之地,唯凭罗盘与汝之智慧可寻。”
话音未落,虚影突然闪烁了一下,蓝光也黯淡了几分:“吾之投影乃机关术所化,能量有限,需速告知汝第一处机关所在。罗盘指针所指‘天权星’方位,对应北京城西的潭柘寺,寺中观音殿佛像底座下,藏有第一重机关‘木甲锁’,需以特定星象角度转动锁芯方可开启。切记,机关开启时会触发警报,需速取其中信物,前往第二处机关之地。”
虚影说完,便彻底消散,罗盘上的蓝光也随之熄灭,唯有“天权星”对应的指针依旧微微发亮。朱慈兴将罗盘放回碗底夹层,扣好暗扣,心中翻涌不已——刘伯温的兵法若能到手,对付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便多了几分胜算,这突如其来的转机,竟让他忘记了寒风的凛冽。
他快步返回悦来客栈,将此事告知周老栓。周老栓听完,眼中满是惊叹:“刘伯温的遗物?这可是天大的机缘!潭柘寺虽在城西,却有清军驻守,想要潜入不易,需从长计议。”朱慈兴却摇头道:“多尔衮病重,清廷内部混乱,正是潜入的好时机。今夜便行动,我扮作香客,你派两名义士扮作小贩,在外接应。”
当晚,朱慈兴换上一身干净的青布长衫,将讨饭碗藏在怀中,混在前往潭柘寺祈福的香客中,向城西而去。潭柘寺外果然有清军士兵把守,却只是粗略检查香客的行李,并未仔细盘查。朱慈兴顺利进入寺中,趁着夜色,悄悄溜到观音殿外。
观音殿内烛火通明,几名僧人正在诵经,朱慈兴躲在殿外的槐树后,等待时机。待诵经结束,僧人离去,他才悄悄推门进入,直奔佛像底座而去。底座由汉白玉制成,刻着繁复的花纹,朱慈兴按照刘伯温的提示,在底座侧面找到一处与罗盘星象纹路相似的凹槽,将罗盘嵌入其中。
罗盘刚一嵌入,凹槽便发出“咔嗒”一声,底座上弹出一个巴掌大的木盒,木盒上刻着“木甲锁”——锁芯呈星形,共有七个棱角,对应着“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朱慈兴想起玛雅星图中七星连线的角度,手指捏住锁芯,按照“天权星”与“玉衡星”呈四十五度、“开阳星”与“摇光星”呈三十度的角度转动。
“咔嚓”一声,木甲锁应声而开。就在锁开的瞬间,殿外突然传来清军士兵的脚步声——警报果然被触发了!朱慈兴来不及细看木盒中的东西,一把将木盒揣进怀中,转身从殿后的窗户跳出,沿着寺墙的阴影向山下跑去。
清军士兵在寺中四处搜寻,却始终未能发现朱慈兴的踪迹。他一路疾跑,与等候在山下的义士汇合,连夜返回悦来客栈。回到客栈后,朱慈兴才打开木盒,盒中放着一枚青铜令牌,令牌上刻着“地脉”二字,背面则刻着一幅简易的地图,地图上标注着第二处机关的位置——北京城南的陶然亭湖心亭。
“陶然亭周围皆是清军的巡查哨,湖心亭更是有人日夜看守,想要靠近难如登天。”周老栓看着地图,眉头紧锁。朱慈兴却盯着青铜令牌,若有所思:“刘伯温既设此机关,必留破解之法。令牌上的‘地脉’二字,或许与陶然亭下的地下水脉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