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山提议让薛宝钗与林黛玉同行入京,她毫不犹豫应下。
薛家早已依附岳山,他的吩咐薛宝钗从不违逆。何况京中生意需她打理,与林黛玉的姐妹情谊更是无法推脱。
只是想到要直面贾家,薛宝钗不免忧心。林黛玉曾提过贾家门风败坏,如今两位老公爷新丧,家族恐将更衰败。
她轻抿嘴唇道:“就依侯爷安排,我这就回去准备。家母和兄长近日将到沧州,随后我便与林妹妹启程。”
岳山点头:“你二人可同乘一船。”
薛宝钗微微颔首,林黛玉挽住她的手,姐妹相视一笑。
岳山又道:“另有一事。我独自行走易惹人疑,需带香菱同往姑苏。已探得她生母封氏寄居吴县沈家,正好让她认亲。”
二人闻言皆赞同。她们素来怜惜香菱,盼她母女团圆。且香菱性情温顺,路上能与岳山互相照应。
林黛玉道:“岳大哥思虑周全,这是好事。”
薛宝钗起身:“我唤她进来。”
香菱进屋时犹自恍惚。听闻侯爷要带她南下寻亲,简直如梦似幻。
她盈盈下拜:“奴婢拜见侯爷。”眸中已泛起泪光。
“不必多言了,薛姑娘想必已与你说明。”岳山轻叹一声,继续道:“此番南下路途凶险,带你同行也是为我分忧,并非全为你一人奔波。且此行艰苦,需快马加鞭,不得悠闲乘船。”
“路途颠簸,你这身子怕是吃不消,这几日好好休养,待我处理完沧州事务便启程。”
香菱依旧恭敬叩首,“侯爷大恩,奴婢没齿难忘。”
薛宝钗上前扶起她道:“这几日不必在房中伺候,听侯爷的话安心调养便是。”
香菱微微颔首。
林黛玉对香菱亦有好感,柔声叮嘱:“出门在外,岳大哥事务繁忙,还需你细心照料。”
言下之意,便是要她以丫鬟身份随行。
得了林黛玉的话,香菱连忙应下:“林姑娘放心,我虽愚钝,但这些事定会尽心。”
本是离别之际,屋内气氛却格外融洽。
众人心知,此番安排于各自皆有益处。
短暂分别,只为来日更好重逢……
自宫中消息传开后,沧州百姓的忧心远胜后宅女眷。
这座城的变迁,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曾经的灾民。
没了 污吏与奸商豪奴,百姓方知生活本该如何。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景象不复存在,人们的日子终见曙光。
黄家园林中的崇正楼巍然矗立,俯瞰全城,警示着作恶者的下场。
清风书院的风气遍吹沧州,求学者络绎不绝。
即便如此,书院中七成仍是本地学子。乡试在即,全城期盼沧州能出举人进士,那将是整个沧州的荣耀。
正当一切蒸蒸日上时,沧州盛景的缔造者安京侯,或许即将离去。
地方官任期不过三载,而安京侯已驻沧州四年,朝廷岂会让他久留一地?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但无人愿这好时光匆匆终结。
十里街的寻常茶馆内,
今日说书人未至,众人皆垂首饮茶,满心怅然。
本该喧闹的茶馆,此刻静如书院。
掌柜了然缘由,叹息着与小二默默添茶。
终于有人忍不住道:“若官员政绩卓着,不是可连任吗?前任朴知府便能留任。若我们联名上书,求陛下让侯爷留下呢?”
此言打破沉寂,连掌柜都停手望去。
“或许可行,历来确有此类先例。”
茶馆中有了主心骨,众人纷纷响应:“签!我也签!”
“俺不识字,按个手印成不?”
“算俺一个,俺这就去路口拦人,把消息散出去,叫大伙儿都来签名。要是真能把侯爷留下,你这茶馆可就成宝地了,还愁没生意?”
众人正热血沸腾,冷不防被浇了盆凉水。
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站起身,操着山西口音叹道:“若安京侯本就是沧州知府,连任倒有可能。可侯爷来时说过,是代天子巡视,岂能久留沧州?”
有人听出他是外乡人,拍桌怒道:“你懂个屁!侯爷对咱们多重要,你晓得吗?”
书生不急不躁:“非是泼冷水,诸位细想——侯爷对你们重要,对皇上就不重要?‘安京’二字,安的是京城百万百姓。再说,以侯爷的能耐,困在沧州这弹丸之地,岂不是大材小用?”
“你们硬要留人,反倒是害了侯爷。他是治国之才,该去更重要的地方。人往高处走,难道要侯爷为你们耽误前程?”
茶馆霎时鸦雀无声。
方才还嚷嚷的茶客们张着嘴,半晌说不出话。仔细一想,留侯爷确是私心——对侯爷而言,沧州终究太小。
正沉默时,街上传来铜锣声。
“准是府衙贴告示了!快去看看!”
茶客们扔下铜钱往外冲,掌柜忙喊伙计:“快关门!咱也去!”
街上早已人挤人。衙役们手拉手拦成人墙,才勉强清出条路。
新贴的告示前,吏员高声宣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