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岳山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后,舟行不过四日可达。
临近京师,姑娘们渐渐淡了离愁,往来走动愈发频繁。
薛宝钗坐在黛玉房中,眉梢眼角俱是意味深长,看得黛玉心头鹿撞。
原本问心无愧的人,此刻倒真做了亏心事——眼前这人,恰是推波助澜的帮凶。
宝姐姐有话直说,总盯着人看做甚?
黛玉蹙起罥烟眉,显出不悦神色。
宝钗却噗嗤一笑,搁下茶盏道:不过觉得妹妹做得极好。换作是我,未必敢这般胆大妄为——或者说情深义重更妥当?
黛玉刚提起的气势霎时泄了,只咬着唇瓣不作声。
“宝姐姐别取笑我了,还是想想进京后如何安排吧。你家在京城可有宅院?不如先到我那里住下,也好有个照应。”
林黛玉轻巧地转移了话题,将薛宝钗的心思引向了正事。
确实,入京后要面对诸多难题的是她,而非林黛玉。
薛宝钗眼帘低垂,轻叹一声:“在沧州我能做主,到了京城还得听娘亲的安排。关键是兄长的去处,若是不按侯爷的意思送他去军营磨炼,娘亲多半会想借住在荣国府或王府,请舅父或叔父管教他。”
寄人篱下终究不是滋味,何况她们是举家迁来。
再亲近的亲戚,也难以长久容纳外人。薛家并非无力购置宅院,但若刻意依附权贵,难免惹人闲话。
想到此处,薛宝钗心情愈发低落。
林黛玉自然地走到她身旁,揽住她的肩膀,让她靠在自己怀中,柔声安慰道:“宝姐姐不必忧心,他既已吃过牢狱之苦,想必不会再像从前那般跋扈。即便真有变故,还有岳大哥坐镇,一纸书信送至京营,谁也不敢违逆。”
“倒是你,我更放心不下。”
薛宝钗微微一愣:“我有什么可担心的?”
林黛玉转身坐到她对面,摇头正色道:“宝姐姐年长我三岁,如今正是议亲的年纪。我只怕你进了荣国府,便身不由己,任由姨母安排了。”
薛宝钗闻言,神色黯然。
母亲确实多次提及她的婚事,只是在她经营家业初见成效后,提得少了些。
或许是各地掌柜频频来信,让母亲的想法有所转变。
可一旦入京,住进荣国府,究竟会如何,仍是未知。
她的母亲耳根子软,容易受人左右,稍被劝说便会动摇,分不清利弊。
想到这里,薛宝钗连连叹息,全然忘了方才还是她在打趣林黛玉。
林黛玉不忍见好姐妹为此烦忧。她去过荣国府几回,深知那里并非如父母所言那般光鲜,什么诗礼之家、仁德门第,不过是虚有其表,内里早已危机四伏。
她眸光微转,轻声提醒:“宝姐姐进了荣国府,定要提防一个人。”
薛宝钗疑惑道:“提防谁?荣国府毕竟是国公府第,又是亲戚,难道还会有人为难我们?”
林黛玉摇头:“并非如此。只是府里有个混世魔王,仗着外祖母宠爱,全府上下都捧着他。他见了貌美姑娘便甜言蜜语哄骗,总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只当是旧相识重逢’之类的轻浮话,姐姐可别被他蒙蔽了。”
薛宝钗淡淡一笑。
她并非深闺中不谙世事的女子,虽未见过多少 才子,但对世情人心早已洞若观火。
若她愿在荣国府周旋,站稳脚跟并非难事;若她不愿陪母亲演这场戏,又有谁能勉强得了她?
何况她已见过岳山这般人物,心中早有所属,难道还有人能胜过岳山不成?
薛宝钗摇头道:“我虽不及林妹妹机敏,却也不是几句甜言蜜语就能哄住的,林妹妹未免太小瞧我了。”
林黛玉眼波流转,含笑反问:“可我听说,宝姐姐初见岳大哥时,他连甜言蜜语都未说,便已让你倾心?”
薛宝钗面颊微红,侧首望向嬉戏的丫鬟们,嗔道:“莺儿那丫头,是不是多嘴了?这种事也敢往外说!”
林黛玉掩唇轻笑:“并非莺儿所言,是我猜的。宝姐姐这般粗心,岳大哥岂是初见便轻浮之人?我这才试探一问。”
薛宝钗无奈扶额:“是,全凭林妹妹好意,我自会留心。”
林黛玉笑意更深:“大不了让你母亲与兄长住荣国府,你来与我同住,我总不会袖手旁观……宝姐姐且安心。”
薛宝钗微微点头,唇角亦浮起一丝浅笑。
……
京城荣国府内,国公丧仪隆重非凡。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