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久无战事,官兵懈怠成风。昨日校场之上,连队列都站得歪斜散乱。长年太平,早已侵蚀了军队的筋骨,此乃大患之兆。
苏州毗邻长江出海口,倭寇若来犯,首当其冲虽是松江,但昔日也曾长驱直入肆虐苏州。此前倭寇与江南相安无事,一则因倭国收缩国策,不再纵容海盗横行;二则岳山推测,或与沿海豪族同倭寇的利益勾连有关。
毕竟倭寇势力曾蔓延至沧州,在这更近其巢穴之地,若说无人暗通款曲,任谁也不会相信。
为保苏州安危,岳山决意扩军练兵,打造一支精锐之师。京营三千近卫的统领杨霖,原是秦王府旧部,官拜羽林卫副指挥使,年长岳山许多,曾随隆佑帝北伐辽东,战功卓着。
如今虽未正式封爵,却也只差临门一脚。追随岳山左右,最不缺的便是建功之机,他自然主动请缨前来效力。
校场上士兵操练正酣,杨霖早已候在一旁。见岳山走近,他抱拳行礼道:“侯爷。”岳山抬手虚扶,既是自己人,便不必多礼。
昨日二人追忆秦王府旧事,恍如隔世。当年岳山初入王府不过一介小卒,因武艺出众受提拔,与杨霖尚是平级同僚。而今他已贵为安京侯,时移世易,令人慨叹。
旁人对岳山的青云直上只能眼红,谁让他有护驾之功,深受皇帝信赖,又接连建功立业,连最爱吹毛求疵的御史们,也挑不出他半点错处。
倒是有风言风语说岳山私德有亏,不过对这等英雄人物来说,这些 韵事反倒让百姓们茶余饭后多了谈资。
校场上,京营与苏州卫的士兵对比鲜明,岳山只扫一眼便看得分明。
京营军容整肃,士气高昂,而苏州卫的兵卒却歪歪斜斜,毫无精气神。
见岳山皱眉,杨霖直言道:“侯爷,这些人懒散惯了,昨日操练一日,今日便有不少人装病躲懒,能来的已算不错。这些娇生惯养的,哪像当兵的料?”
“就算严加操练,没三五个月也难成阵型,遇上倭寇不丢盔弃甲就算万幸。带这样的兵上阵,只会拖累军心。”
大昌朝早有先例,倭寇烧杀抢掠后,官军姗姗来迟,打不过便跟在后面趁火 ,发国难财。
杨霖的担忧不无道理,岳山心中亦有同感。
如今大昌军制渐由军户制转为募兵制,军户子弟不从军者比比皆是。
苏州城里,稍有经验的老兵早被豪绅地主以各种手段招揽,这对岳山而言绝非好事。
“既然如此,不愿当兵的都遣散吧,谋生路未必非在军营。”
这时,苏州卫参将王洪气喘吁吁赶来,抱拳行礼:“下官参见侯爷。”
此人满脸络腮胡,腰粗如桶,体态臃肿,全无杨霖的干练,倒像是世家子弟来军中镀金。
“侯爷,下官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岳山收起对杨霖的和蔼,淡淡道:“但说无妨。”
王洪侃侃而谈:“如今天下太平,弟兄们疏于操练,但报国之心天地可鉴,望侯爷海涵。”
“侯爷初来乍到,或许不知苏州情形,此地莫说倭寇,连山匪流寇都多年未见。”
“侯爷抓了那几个,审问便是,何必牵连我等?”
岳山饶有兴趣地打量他,笑问:“你就笃定苏州永无战事?若真打起来,你们上阵就是送死。你们死了不打紧,百姓却要遭殃。”
岳山言辞犀利,暗含威胁,王洪却浑然不觉,依旧笑道:“侯爷,别说苏州,整个江浙早已太平多年。如今倭寇都改叫浪人了,他们只在海上劫掠西洋商船,早不与我朝为敌。”
“哦?做买卖?怎么个做法?”
王洪笑道:“侯爷有所不知,如今浪人专抢洋商,海上贸易利厚,谁还愿刀头舐血?”
“赃物到手便需销路,换得银钱再行分润,本地不少世家大族皆由此发迹,彼此心知肚明。”
“更可笑的是,那些洋商刚购得货物,转眼就被浪人劫回,这般空手得利的买卖当真荒唐。”
“若真为与我等结交,何必上岸劫掠贫民?穷苦百姓身上能榨出几两油水?”
岳山眉峰骤紧,呼吸陡然粗重起来。
世人皆道倭寇不下岸便是太平,与其交易也未犯《大昌律》。可对岳山而言,任何与倭寇的勾连都是不可饶恕的家国之仇。
“杨统领,照我方才所言行事。兵员缺额,我自会设法补足。”
杨霖抱拳领命,临走前狠狠瞪了王洪一眼。
王洪察觉气氛不对,战战兢兢道:“侯爷这是何意?”
岳山冷笑:“既然与倭寇交易这般获利,不如弃军从商如何?只是——”他指尖轻叩刀柄,“若叫本侯逮到你与倭寇往来,这脖子上的脑袋怕是坐不稳了。”
王洪浑身发抖,缩着脖子告饶:“侯爷就当小人是放屁!求您高抬贵手……”
“留你这蠢材在军中也是误事。”岳山拂袖转身,“趁本侯未改主意,立刻滚!否则现在就押你下狱,坐实通倭之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