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蹲下来看了看,明白了。这是最原始的分类计数法,比她纯用文字记录快得多。
“你再教一遍。”她说。
耶律齐乐了,当场又演示了一遍,还教她用不同颜色的石子代表不同货物,用绳结记批次。麦穗记在陶片上,当晚就带回村库房试用。
她把库存分成五类:粮、种、肥、工具、乳制品(刚添的新项),每类用不同颜色的碎陶片标记,堆在木盘里。第二天一早,她让赵王氏侄女来核对,对方只用了半柱香时间就报完了总数,比过去快了两倍。
“这法子灵。”女人惊叹。
“不是法子灵,是脑子省事。”麦穗把彩色陶片收好,“以后进出货,都这么记。”
耶律齐在村里待了三天。他不乱走,只在村口搭了个毛毡棚,每天给骆驼喂料,修鞍具。麦穗每天来一趟,问些西域的耕作方式,他也知无不言:那边旱地多,靠引渠灌溉,牛少,多用骆驼拉犁;奶制品吃得比肉多,因为好存。
第四天早上,麦穗带了一包东西来。一包是精选的麦种,另一包是桑蚕卵,用油纸包着,还附了一张画了养殖步骤的陶片。
“你要是能带回西域,试试种。”她说,“桑树养蚕,丝能换钱。”
耶律齐郑重接过,打开看了看,又把陶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忽然从腰上解下一只铜铃,塞进她手里:“这是我们家传的驼铃,走再远的路,听见它,就知道家在哪儿。你收着,我秋天还来。”
麦穗没推辞,接了铃,挂在鹿皮囊边上。
耶律齐收拾行李,牵骆驼准备走。临行前,他从箱底拿出一块完整的玻璃镜,想递给她。麦穗摆手:“不要。”
“不是害人的。”他急了。
“我知道。”麦穗说,“可村里人不知道。你留着,别让他们又闹起来。”
耶律齐叹了口气,把镜子收回去。他翻身上驼,扬起鞭子,骆驼慢悠悠起步。
麦穗站在村口,看着三头高腿畜一步步走远,铜铃在风里轻轻响了一声。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铃,又抬头望了望天。
云层裂开一道缝,阳光照下来,刚好落在她脚边那片新翻的混肥田上,土黑得发亮。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20xs.org)我在大秦种田养家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