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工作室瞬间安静下来。
前一秒还云淡风轻的耿星汉,此刻彻底装不起来了,张大嘴巴愣在了原地。
李若荀笑着看他那副样子,心情也跟着飞扬起来,忍不住笑出了声:
“喂,星汉哥,下巴收一收,再张着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耿星汉的嘴巴机械地合拢,那股压抑不住的狂喜终于从他紧绷的眉眼间溢了出来。
程嘉佳的呼吸终于平复下来,眼角却几乎要泛起湿意。
太好了,太好了!
星汉他终于能走入主流视野当中了!
她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一旁的李若荀,目光变得无比柔和与感激。
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啊……
咳咳,要是能把李若荀这尊大神拐过来……
程嘉佳随即笑着摇了摇头,把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甩了出去。
……
《山守》的上映,就这样一步一反转,惊掉了所有人的眼睛。
当首周票房破五亿的消息,被各大电影资讯平台和娱乐媒体用加粗标红的字体推送到所有人的手机上时,无数人第一反应是:
小编喝醉了?多打了一个零?!
#山守首周票房破5亿#这个词条立刻以火箭般的速度蹿升至微博热搜第一。
【卧槽!我眼睛出问题了还是手机出问题了?耿星汉的电影?票房五亿?这世界是不是太魔幻了?】
【你没看错,我也刚从电影院出来,我旁边的哥们儿一边骂林守山傻逼,骂完扭头就去APP上准备二刷了。】
【这他喵是文艺片的票房?耿星汉给电影之神磕了几个头啊这是?】
【这电影质量是真的硬!】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这个票房数据很诡异吗?一个文艺片,就算口碑再好,也不可能有这么高的票房转化率,不会是……刷票了吧?】
舆论场彻底分裂了。
一部分观众和影评人将《山守》奉为神作,称之为“华语电影文艺复兴的号角”,认为它的成功是观众审美提升的标志,是内容为王的胜利。
而另一部分人,尤其是同期竞争影片的粉丝和利益相关方,则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一部投资区区几千万的电影,凭什么?
凭什么能和他们投资几个亿、请来各种明星大咖、特效做到眼花缭乱的商业大片抢市场?
这不科学!
导演郑伟脸色铁青地盯着屏幕上的票房数据对比图。
他的电影《十年后的访客》,首周票房15亿。
在往常足以傲视群雄,但这是春节档!
头顶上,有《假戏真做》的25亿票房压着,因此远远没达到他们的预期!
更让他无法忍受的是,没能达到预期,竟然是被《山守》这种垃圾挤占了市场份额所导致的!
离谱!
太离谱了!
《十年后的访客》舆论彻底崩盘,被全网痛骂是“只有特效、剧情一坨、毫无内涵”的工业垃圾。
每日票房断崖式跳水,颓势尽显。
而《山守》呢?
那部他根本看不起的电影,那更是另一个层面的势头正猛,高歌猛进!
“郑导,现在网上都在吹《山守》,说它有深度,有哲学性,把咱们的片子比喻成没有灵魂的工业糖水……”宣发主管小心翼翼地说道。
郑伟猛地一拍桌子,额角青筋暴起:
“狗屁!不就是故弄玄虚,不说人话吗?一群人搁那儿过度解读,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他越想越气,拿起手机,登录了自己的微博大V号,噼里啪啦地打下了一行字。
“一部电影的成功,应该取决于它为多少观众带来了纯粹的快乐,而不是取决于它能被多少人拿来当做附庸风雅、彰显自己‘深度’的工具。电影首先是商品,是娱乐,然后才是艺术。本末倒置,哗众取宠!”
他没有指名道姓,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在说谁。
这条微博一发出,立刻被无数营销号和竞争对手的粉丝疯狂转发。
郑伟作为国内商业片领域的知名导演,粉丝众多,本身就极具话语权。
他这番话,看似在探讨电影理念,实则充满了怨气和傲慢。
却也迅速为那些对《山守》的成功感到嫉妒甚至愤怒的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攻击理论。
【郑导说得太对了!电影就是图一乐,看个电影还要做阅读理解,累不累啊?】
【《山守》就是典型的装逼电影,主角就是个神经病,为了所谓的艺术把自己作死了,这有什么好吹的?】
【票房绝对有问题,坐等被查!】
各种污蔑和诋毁甚嚣尘上。
从质疑票房造假,到攻击电影三观,再到人身攻击导演和演员,一套组合拳打得又快又狠。
很明显,这背后还是少不了有人在推动,试图将《山守》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口碑彻底摧毁。
毕竟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然而,这攻击甚至比不上《山守》刚上映时候的黑潮。
一条新的评论,在混战中被顶上了高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请大家收藏:(m.20xs.org)当塌房偶像发刀:全网哭着求治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