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一手打造的北疆工业体系,如同蓄势已久的巨兽,将过剩产能化作奔腾洪流,朝着中原这个庞大却脆弱的市场猛扑而来,其冲击力远超文化渗透的温和浸润。
第一波冲击,始于食盐这一民生根本。
北疆沿海盐场经张枫主导的技术革新,摒弃了传统低效的煮盐法,推广大规模“晒盐法”,搭配精密提纯工艺,产出的“北疆雪花盐”色泽莹白如雪,杂质含量不足官盐的十分之一,口感纯粹回甘。更关键的是,规模化生产让其成本较中原灶户柴薪煮盐降低了七成。商贸监统筹下的北疆盐商,一面通过官方榷场合法输盐,一面借助遍布边境的走私网络暗度陈仓,将海量雪花盐持续注入中原各州府。
起初,官盐凭借朝廷专卖制度尚能勉强支撑,但当洛阳街头的百姓发现,用比官盐低三成的价钱,就能买到无沙土掺杂、无需提前淘洗的优质盐,就连街边小食摊都纷纷改用北疆盐调味时,官盐的销路瞬间崩塌。中原官盐长期存在的掺杂沙土、苦涩难咽等弊病,在雪花盐的对比下暴露无遗。短短半年,青州、徐州等地盐税锐减五成,官盐仓廪堆积如山,甚至出现“盐船塞河、盐堆成山”的窘境。各地盐铁使的告急奏报如雪片般飞抵京城,直言“北疆盐一日不禁,盐课一日难安”,而盐税作为朝廷财政的支柱之一,此刻已在北疆盐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第二波冲击,来自铁器与布匹,这是北疆工业实力的硬核彰显。
高炉炼钢技术让北疆铁器的含碳量精准可控,水力锻锤的应用则实现了标准化锻造。北疆出产的铁锄刃口锋利耐磨,深耕不卷边;铁锅导热均匀,煎煮不易糊底;柴刀坚硬锋利,劈柴如削木。更令人咋舌的是价格——中原铁匠铺打造的劣质铁犁,售价竟与北疆精钢犁相当。如此高的性价比,让中原传统铁器铺纷纷倒闭,就连官营铁坊也因成本居高不下而门可罗雀。许多农户不惜步行百里,也要到边境榷场抢购北疆农具,一时间“北疆铁”成为农户口中的金字招牌。
布匹领域的冲击更是惨烈。北疆水力纺纱机日产纱线堪比百余名织女,规模化织布工坊产出的麻布、毛布,厚实耐用且价格低廉。这些布匹迅速占领中原中低端市场,不仅寻常百姓争相购买,就连禁军的冬衣采购,也因北疆布“价低质优、保暖性强”而悄悄倾斜。江南纺织业向来依赖中低端市场支撑,如今市场被北疆布无情吞噬,无数织户破产失业,苏州、杭州等地的织造局更是库存积压,织工流离失所,民间怨声载道。
第三波冲击,直指文化领域的纸张与书籍。
北疆改良的造纸术实现了木材、秸秆等多元原料利用,规模化生产让纸张成本大降;活字印刷术的成熟更是将书籍印刷效率提升十倍。商贸监抓住机遇,不仅扩大《北疆新报》发行量,更组织学者编撰出版农书《齐民要术新解》、医书《北疆验方集》、算学启蒙等实用书籍,甚至对经史子集进行“革新注释”,融入格物、平等思想。这些北疆书籍虽纸张不及江南宣纸细腻,却胜在价格低廉、装帧结实,一本北疆版《论语》售价仅为中原刻本的三分之一。
这对中原传统刻书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江南书坊多采用雕版印刷,成本高、周期长,面对北疆活字印刷的低价冲击,纷纷倒闭歇业。而廉价书籍的普及,让寒门学子得以低价购书,北疆的新思想也随之更广传播。朝廷惊恐地发现,张枫不仅在争夺市场,更在通过书籍争夺“文脉传承”和下一代的思想认同,多位御史联名上奏,痛斥北疆“以书籍蛊惑人心,其心可诛”。
北疆商品之所以能形成碾压之势,根源在于其工业化雏形带来的四大优势:
一是技术代差,晒盐、高炉钢、水力机械等技术,较中原传统手工业形成降维打击;
二是规模化生产,水力工坊与标准化作业,实现了中原难以企及的低成本、高产量;
三是资源整合,北疆三州在张枫集权统治下,矿产、人力、资金高度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是政策协同,商贸监统一规划外贸策略,官方榷场与走私网络互补,配合军事威慑对不友好州郡实施“经济制裁”,手段灵活且强硬。
面对北疆的经济入侵,朝廷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盐税、商税等核心税收大幅锐减,国库日渐空虚;官营盐场、铁坊、织造局纷纷亏损倒闭,大量官工失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北疆商品虽短期惠及百姓,但传统手工业者破产引发的民生危机日益凸显;若强行禁止北疆商品,将导致物价飞涨、民怨沸腾;若不禁止,朝廷统治的物质基础将持续动摇。更致命的是,朝廷既无法在技术上追赶北疆,也无法在价格上与之抗衡,行政封锁又因走私网络难以奏效,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
镇北侯府内,张枫看着靖安司呈上的商战捷报:中原盐税锐减三成,官营铁坊倒闭十余家,江南书坊歇业过半。他指尖轻叩案几,眼中闪过锐利光芒。这场商战,本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降维打击,是新生产方式对旧生产方式的必然替代。中原的经济命脉,正被这只看不见的手一点点掐紧,而经济的崩溃,终将引发政治的动荡,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局面。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