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漪荡开,水面不再映照夜空,而是化作一面朦胧的“溯缘镜”。
镜中光影流转,最终显现出柳生踪迹——并非负心薄幸,而是被囚身亡,骨灰撒入同一条河中。
二人魂灵皆困于水,却因怨气隔阂与时空错位,百年未能相见!
一个在桥墩下重复等待与绝望,一个在河水中无尽飘荡寻觅!
胡离看得心头火起,狐尾一扫水面:“一个在桥下傻等,一个在水里傻找,百年不见!真是……真是两个傻子!”
需引二人执念相见,化解心结。
玄夜祭出银剪,裁取河中坚韧水草,捻为“引魂线”。
沈晦将三枚古铜钱按三才方位压入桥面,稳固此地动荡的魂息。
苏挽小心翼翼地引出一缕自身纯净的魂丝,融入水草线中,增添一丝温暖的牵引力。
我以和光剪为主导,引动金线,以水面为卷,以众力为媒,绣下一道复杂而温暖的“同心契”符纹。
符成之光,柔和如月辉,缓缓浸入河水。
月娘的魂影被那光芒温柔地牵引,缓缓脱离困守百年的桥墩。
与此同时,河底无数微弱的流光开始汇聚,逐渐凝成柳生模糊而焦急的残魂虚影。
两道虚影,终于在水中央相望。
月娘抬起颤抖的手,似想触摸对方的脸颊,却穿身而过。
柳生张口,无声地诉说着什么,眼中流下两行血泪。
镜渊之力映出他无声之言:“对不起……等我……没来……”
月娘周身那浓得化不开的怨气骤然消散,身影变得透明,却反而露出一丝苦涩却释然的笑意。
她指了指桥,又指了指河,缓缓摇头——不必再等了,不必再找了,我都明白了。
百年错过,缘由真相大白。执念尽消。
二人身影渐淡,最终手挽着手,如同相互依偎的流光,缓缓沉入河底最深处,化作两尾晶莹剔透、相依相随的银鱼,摆动着尾巴,游向来生的方向。
二人消散之处,河水泛起温柔宁静的银光,不再阴冷。
桥身斑驳的石缝中,那些枯寂的爬山虎藤蔓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新芽,绽放出朵朵洁白如雪、香气清远的小花,如同为这座古桥披上了一件圣洁的新装。
桥中央,那串湿脚印最终消失的地方,凭空生出一块温润的青石,石上有天然形成的并蒂莲纹路,被人们称为“同心石”。
此后,鬼桥再无异象,反成了有情之人相约盟誓的胜地。
相传,真心相爱的情侣共同触摸过同心石,便能心意相通,减少猜忌隔阂。
往生簿上,这一页自动浮现墨迹:“痴魂错缘,百年方解。怨消缘续,桥通人心。”
河中那银鱼渐渐多了起来,总是成双成对地游弋。
有老船夫说,行船遇雾迷途时,曾见银鱼引路,避开暗礁险滩。
有闹别扭的小情侣说,争执后见到河中银鱼并肩游过,便想起月娘柳生的故事,心生感慨,重归于好。
月娘与柳生,以另一种充满祝福的方式,守护着后来的人们。
某年雨夜,一个采药晚归的少年在桥下避雨,朦胧中梦见月娘与柳生携手而来,笑容温婉,赠他一片银光闪闪的鱼鳞。
少年醒来,惊觉手中紧握一片冰凉润泽的鳞片。
后来,他竟成了一代名医,尤其擅长诊治因忧思愁绪引发的心病。
往生簿上,鬼桥那一页的角落,多了一幅小巧的双鱼戏水图,注解添了一句:“痴怨终有解,唯情可渡舟。”
如今,石桥已被妥善整修,栏柱新砌,却特意保留了那块“同心石”和桥身的花蔓。
它改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同心桥”。
每逢月圆之夜,桥身依旧会泛起淡淡的银色光晕,水中那双鱼便会跃出水面,鳞光与月华交相辉映。
老人们说,那是月娘和柳生回来了,笑看着人间又一载的团圆。
------
后记
孟婆偶尔会来取桥下河水,说用这水调出的汤,饮者皆能看见一生中最痴情的时刻,而后方能了无牵挂,含笑忘却。
附近的渔夫皆不敢捕捞那银鱼,口耳相传,说那是月娘和柳生的化身。
而执念当铺那专门存放情缘执念的“情缘柜”最深处,悄悄多了一对白玉雕成的鱼儿,触手温润,并排而游,仔细倾听,仿佛能感受到极其微弱的、同步的悸动。
如同两颗错过百年,终于再度同步跳动的心。
喜欢执念当铺请大家收藏:(m.20xs.org)执念当铺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