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只是见他们的入场券。】
【状元,
这是天下文人的至高荣誉。
状元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
也是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无可望见的梦想。】
【真以为穿越剧里,背几句唐诗宋词,
就能成为时代主角的,
真心建议来看看,
这一集的?东坡先生赶考记?。】
【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
共有592位状元。
你知道古代状元的含金量有多高吗?
这样说吧,我们现在的高考,
放在古代就是童试,
也是古代科举中最低的一级。】
【一年一级,整个县的人参加,通过之后成为童生。
童生参加院试,通过的成为秀才。
秀才还要参加乡试,考上了就是举人。
能写出《西游记》的吴承恩,
考乡试三次落榜。
举人要通过会试才能成为进士,
然后才有机会参加殿试。
殿试的榜首就是状元。】
秦朝,
“李斯,科举制办得怎么样了?”
嬴政着急,
这么大的事怎么办得这么慢?
他面前脸上沟壑纵横的李斯:……
陛下,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说什么啊?
秦朝的名将不少,更何况以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底下多的是想要建功立业的人。
打仗的事交给众多武将们,文治方面就交给他和另外几人。
李斯最近忙得飞起,
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脑海里会闪过奇怪的想法。
李斯:你说,陛下是不是还在记恨他?
想要直接累死他?
真的事情太多了,李斯有的时候甚至恍惚,
觉得自己还没有赵高亖得痛快。
“陛下,臣手下缺人手,
目前还有十几件事等着臣做……”
李斯闪亮亮写着“要人要钱”地看着始皇帝,
“嗯,再等等,
小日子的银子还没打好。”
李斯:……
那臣的回答也是,再等等。
“唉,”
嬴政看着天幕感慨,
“状元,这么有含金量的人才,
朕怎么可以没有呢?!”
秦始皇:额的,额的,都是额的!
等有了人才,就把这群六国的旧人换了!
喜新厌旧的始皇帝在内心默默下了决心。
汉朝,
刘邦没比始皇帝强多少,
“张良,乃公的科举呢?
乃公的人才呢?”
汉高祖同样在催进度,
“嬴政没在弹幕发言,
明显也没做好,我们要先他一步,
到时候,乃公一定要好好嘲笑他!”
“这是状元啊!”
北宋,
文人学子们纷纷抬头,
“我什么时候能成了状元,
打马游街,
这是一辈子都难忘记的光荣时刻啊!”
“要是我成了状元,
我们家的族谱,
都能从我这里单开一页!”
“单开一页,算什么?!
我娘说了,
要是我能成状元,
族谱从我这里单开一本!”
他以后就是这一脉的祖宗!
学子们一顿,纷纷低头强迫自己学习,
族谱的诱惑太大了!
学子们:我要把书读烂!
【历史上最卷的一届科举】
【北宋仁宗嘉佑二年,
报考人数40万。
最终录取的进士只有388人。
主考官欧阳修,
考生有我们熟悉的全文背诵天团,
唐宋八大家之三,苏轼,苏辙,曾巩。
开创程朱理学的程颢,程颐。
还有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思想家张载。】
【最最最最卷的是,
这么多牛掰的大人物,
都没有一个能拿下殿试前三。
文曲星来了都得落榜。
而力压苏轼等天下英雄,成为状元的章衡,
更是真正的超级天才。
文能超越时代,提出财政预算制度,
武能出使,与辽人比武,射箭,撰写兵书。】
“那年的考试,还真是神仙打架啊。
这全文背诵天团?”
苏轼咽下一口新鲜出炉的生蚝,
“这是什么名字?
顾名思义,应当是我们的作品,
以后得学子们要全文背诵?
哈哈哈哈,这名字还挺有趣的。
既然这样,那就再为全文背诵添砖加瓦吧。”
苏轼翻开书,
“写什么呢?”
视线转到被吃完的生蚝壳,
“就写它吧,
以后学子们就可以一边吃着生蚝,
一边背诵我的文章了。”
大明,
“这么卷?”
朱棣看着天幕,摸着下巴沉思,
“太子,我们要不要将恩科设成半年一次?”
“要要要!”
朱高炽:等了多日,终于等到今天!
爹,你终于意识到儿子缺人了!
“行吧,你安排一下,
天幕一出现,事情也多了,
朝廷确实缺人,你好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请大家收藏:(m.20xs.org)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