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崖的晨霜还没化透,徐昊就被炮管撞击的 “哐当” 声吵醒。他裹紧单薄的灰布军装走出山洞,只见王铁匠正蹲在熔炉旁,手里攥着根弯曲的铁轨钢,眉头拧成了疙瘩 —— 这是昨天试锻的迫击炮尾翼,第三次因为弧度偏差报废了。
“还是不行?” 徐昊走过去,指尖抚过尾翼上的锻打痕迹,能摸到明显的凹凸。系统面板上的【迫击炮改良参数】显示,尾翼弧度误差需控制在 0.3 度内,否则会导致弹道偏移,可现在用手工锻打,误差最少也有 1 度,昨天试射时三发炮弹偏了两发,最远的离靶心差了三十多米。
王铁匠把尾翼扔进废料堆,火星溅在满是油污的手背上也没察觉:“手工锻打太费劲,太原兵工厂有冲压机,咱们只有锤子和砧子,除非有更硬的模具……” 他突然顿住,眼睛一亮,“对了!黄崖洞兵工厂以前用桦木做过模具,把烧红的钢材按进木模里,弧度能准不少!”
可桦木在晋西北山里不算常见,最近的桦树林在二十里外的马家坡,还得穿过鬼子控制的山口。徐昊刚要开口,就见张大爷拄着拐杖从山道上下来,背上还背着捆晒干的桦木枝,枝桠上挂着的冰碴子蹭得衣服沙沙响。
“徐参谋,王师傅,俺们村的后生去马家坡砍的。” 张大爷把桦木往地上一放,喘得直咳嗽,“知道你们造炮缺木料,俺们连夜蹚着冰河运过来的,就是数量不多,只有二十来根。”
徐昊看着桦木上新鲜的砍痕,还有张大爷冻得发紫的耳朵,心里一阵发烫。这些老乡为了支持兵工厂,冒着被鬼子抓的风险进山,连句怨言都没有。他赶紧让战士烧热水,把自己省下来的窝头递过去:“张大爷,您先歇着,这桦木正好能做尾翼模具。”
接下来的半天,兵工厂里全是刨木和锻打的声响。王铁匠带着两个徒弟把桦木刨成凹槽状的模具,徐昊则根据系统图纸,在模具内壁刻上细密的刻度,用来校准尾翼弧度。中午时分,第一片合格的尾翼终于锻成,王铁匠用卡尺量了又量,声音都发颤:“成了!误差只有 0.2 度,比太原兵工厂的还差不了多少!”
可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 迫击炮架用普通松木做的,昨天试射时后坐力太大,支架腿断了一根。李婶抱着一捆缠着布条的木料走过来,笑着揭开布条:“徐参谋,俺们用藤条把两根松木绑在一起,再裹上浸过桐油的麻布,昨天在院里试过,能扛住两百斤的力道。”
徐昊让战士们按这个法子重做炮架,自己则带着炮兵小队去后山试射。改良后的迫击炮架在新炮架上,炮管稳稳指向百米外的土靶。徐昊亲自装弹,拉开引信后心里默数三秒,猛地按下击发机 —— 炮弹拖着清晰的尾迹,精准砸在靶心,土堆炸开的烟尘里,靶杆应声折断。
“好炮!” 战士们欢呼起来,周铁柱扛着机枪跑过来,胳膊上的绷带刚拆,露出还没完全愈合的伤疤:“徐参谋,这炮要是量产,下次打鬼子的掷弹筒,咱们再也不用躲着了!”
可欢乐的气氛没持续多久,侦察兵小李就跌跌撞撞地跑回来,军帽丢了,裤腿还撕了个大口子:“徐参谋!鬼子…… 鬼子的侦察队来了,有三十多个人,还带着两门掷弹筒,往鹰嘴崖来了!”
徐昊心里一沉。日军大规模扫荡前,通常会派侦察队探虚实,这次带掷弹筒,显然是想试探兵工厂的火力。他立刻让小李画路线图,发现侦察队要经过鹰嘴崖外的 “一线天”—— 那里两侧是陡峭的石壁,最窄处只能容两人并行,正好适合伏击。
“周铁柱,你带机枪班守东侧石壁,等鬼子进入峡谷再开火;炮兵小队把两门迫击炮架在西侧高地,专门打掷弹筒;我带神枪手分队,负责打掉鬼子的指挥官和观察员。” 徐昊快速部署,又特意叮嘱,“鬼子的掷弹筒射程比咱们的迫击炮近,等他们架炮时再打,别暴露火力。”
李云龙和赵刚闻讯赶来时,战士们已经开始布防。李云龙往石壁后一蹲,掏出望远镜观察峡谷入口:“徐昊,别想着全歼,抓个活口问问鬼子联队的动向。要是打不过就撤,兵工厂的设备比啥都重要。”
赵刚则带着几个战士,把兵工厂的重要零件往山洞深处搬:“我已经让老乡们把粮食藏进地窖,就算鬼子进来,也抢不到东西。你们放心打,后方有我盯着。”
半个时辰后,峡谷外传来皮鞋踏地的声响。徐昊趴在石壁后,通过系统兑换的简易望远镜看到,三十多个鬼子排成单列,前面两个拿着地图的应该是军官,中间两个背着掷弹筒,后面的士兵端着三八大盖,警惕地扫视着两侧石壁。
“都别出声!” 徐昊按住身边想开枪的神枪手,“等掷弹筒手架炮再动手。”
鬼子慢慢走进峡谷,军官时不时停下来对照地图,掷弹筒手则落在后面,正准备找平坦的地方架炮。就在这时,徐昊猛地抬手:“迫击炮开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