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根据地的求援信送到鹰嘴崖时,李云龙正在给第六辆重坦的驾驶员训话 —— 新重坦刚加装了汽车改造成的副油箱,刘根柱正演示怎么在行驶中切换主副油箱,油量表的指针在 “满” 的位置晃了晃,比之前多了小半格。通信兵是个满脸煤灰的少年,裤腿上还沾着焦黑的布条,一进门就 “扑通” 跪下:“李团长!鬼子在鲁西搞‘铁壁合围’,烧了三个村子,抓了两百多老乡关在石灰窑据点,还挖了战壕、架了铁丝网,说要把咱们的人困死在山里!”
信纸裹着半块焦黑的窝头,是从被烧的村子里抢出来的,字是用炭笔写的,笔画抖得厉害:“石灰窑据点是鬼子用水泥砌的,有三层碉堡,外围是两丈宽的战壕,里面灌了水,坦克开不过去;鬼子还带了‘四式’反坦克地雷,埋在战壕外,咱们的游击队冲了三次,都没靠近……”
徐昊展开鲁西的地形图,石灰窑据点标在图中央,像颗钉子扎在根据地的粮道上 —— 据点周围是黄土坡,只有一条土路能通进去,土路两侧全是鬼子埋的地雷。“硬冲不行,战壕和地雷挡路;绕路也不行,老乡们被关在据点里,多等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他手指敲着地图上的 “石灰窑” 三个字,“这据点是老窑改造的,底下肯定有废弃的窑洞,要是能从窑洞挖地道通到碉堡底下,就能用炸药炸根基!”
周铁柱推着轮椅过来,左腿的木假肢在黄土地上磕出 “笃笃” 声,他手里拿着块从鲁西带来的黄土样本,捏碎了撒在地上:“鲁西的黄土黏,挖地道不容易塌,但得用木架撑着;重坦在黄土坡上走容易打滑,俺们给履带加层防滑齿,用废钢轨锻成三角铁,焊在履带板上,能咬住黄土!”
这主意是他从老乡们的草鞋上得的启发 —— 鲁西老乡的草鞋底都编着粗麻绳,能防滑,重坦的履带加了三角铁,就像给钢铁脚穿上了 “草鞋”。王铁匠立刻动手,把缴获的鬼子钢轨截成半尺长的三角铁,焊枪的火花在车间里闪着亮,每块履带板焊三块,三角铁的尖朝上,像一排钢铁獠牙。
张大爷听说要去鲁西,立刻扛着铁锹赶来,身后跟着四个鲁西逃出来的老窑洞匠 —— 最年长的马大爷,手上全是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窑灰,他手里拿着个陶制的 “探路勺”:“俺们挖窑洞有诀窍,用这勺子探土性,湿土要少挖快撑,干土能多挖两尺;石灰窑的老窑道俺知道,在据点西北方向,离碉堡只有三丈远,从那儿挖地道,两天就能到!”
李婶带着妇女会的人,连夜赶制 “土防护”—— 用厚麻布缝成长筒套,里面塞晒干的麦秸,套在重坦的履带轴上,“黄土里的碎石多,麦秸能挡碎石,防止轴被磨坏;俺们还熬了桐油,给地道的木架刷上,能防潮,撑得更久!” 她还把给鲁西老乡的棉衣捆在独轮车上,都是用缴获的鬼子军服改的,里面塞了新弹的棉花,“鲁西冷得早,老乡们被关在窑里,肯定冻坏了!”
天刚亮,支援队伍就出发了。三辆重坦的履带焊了三角铁,在黄土坡上行驶果然稳了不少,之前容易打滑的路段,现在履带 “咯吱” 碾过,只留下两道深沟,像在黄土地上刻下的印记。马大爷坐在第一辆重坦的车顶,手里的探路勺时不时插进土里,“前面两里地有片湿土区,地道得从那儿绕,不然挖着挖着就塌了!”
走了半天,队伍终于到了石灰窑据点附近的隐蔽沟。沟里挤满了鲁西的游击队,有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有的手里还拿着没修好的步枪。游击队队长老吴迎上来,手里拿着个被地雷炸变形的钢盔:“鬼子的地雷埋得浅,踩上去就炸,俺们试过用竹竿探,可竹竿一捅就断;碉堡里的机枪还能转,能扫到战壕外五丈远,根本没法靠近!”
李云龙立刻分兵:“徐昊,你跟马大爷带步兵班挖地道,从老窑道往碉堡底下挖,炸药包准备十斤,一定要炸塌碉堡根基;俺带重坦和骑兵连,在正面佯攻,用并列机枪吸引鬼子的火力,让他们顾不上地道;赵刚,你带着民夫队和游击队,在战壕外准备,等碉堡一炸,就冲进去救老乡!”
马大爷带着战士们找到老窑道的入口 —— 藏在一片酸枣丛后,洞口被碎石堵着,扒开碎石就能看到黑黢黢的窑道,风从里面吹出来,带着股石灰味。“俺走前面,你们跟着探路勺的光,木架要跟紧,每挖三尺就撑一根!” 马大爷举着煤油灯往里走,窑道里的土果然黏,一铁锹下去能铲起一大块,战士们轮流挖,木架用的是从附近砍的杨木,每根都削得笔直,刷了桐油的木架在灯光下泛着亮。
狗蛋和小石头也跟着进了窑道,两人负责递木架和铁锹,窑道里闷得厉害,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滴在黄土上,瞬间就被吸没了。“马大爷,还要挖多久才能到碉堡底下?” 小石头喘着气问,手里的铁锹把已经被汗浸得发滑。马大爷用探路勺敲了敲前面的土:“快了,再挖丈余,就能听到碉堡里的鬼子说话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