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孩子都小,一切从简。
亲是亲,礼数也不能太潦草,免得让人看轻了。”
虞平兰脸上瞬间绽开巨大的笑容,像朵吸足了水的喇叭花:
“哎!二娘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包在我身上!
我这就去招庄跟我四小姑子、跟招家说道!
保管办得妥妥帖帖,又体面又省事!
咱这就叫,皆大欢喜!”
她风风火火地站起身,仿佛生怕虞玉兰反悔,一阵风似的刮出了门,急着去招家报喜,也急着去邀她的“大媒”之功了。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夕阳给南三河镀上一层暖融的金边。
招吉如和妻子姬忠萍,领着他们七岁的女儿招兰芳,踏进了姬家那简陋的院子。
招吉如手里拎着个小布袋,里面是两包用旗红纸仔细包着的红糖,还有一小包炒得喷香的南瓜子,这便是最体面的“礼”了。
姬忠萍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期盼、紧张和些许不安的复杂神色,她紧紧牵着女儿兰芳的手。
兰芳穿着一件洗得发白但很干净的碎花小褂,梳着两条细细的黄毛辫,怯生生地躲在她娘身后,一双大眼睛好奇又羞怯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院子。
最后目光落在被奶奶拉着站在堂屋门口的永海身上。
永海也看着这个突然出现的、被娘称为“表妹”的小姑娘。
她不像二姐永英那么爱笑,也不像大姐巧女那么风风火火,安安静静的,像河边一株含羞草。
他对“定亲”懵懵懂懂,只从大人们零碎的交谈里拼凑出个大概:
和这个表妹定个亲,就能帮四姑姑家“招”来一个弟弟。他觉得这是件“好”事,像帮奶奶把掉在地上的顶针捡起来一样简单。
堂屋里,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摇曳着。
两家大人分坐两旁,气氛有些拘谨的肃穆。
虞玉兰作为长辈,坐在主位。
虞平兰是今天当之无愧的主角,她脸上洋溢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兴奋,声音也比平时高了八度。
“今儿个,是咱老姬家和招家的大喜日子!”
她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略显局促的招吉如夫妇和懵懂的孩子,
“小海,兰芳,都是好孩子!咱们两家,亲上加亲,这是天大的缘分!
按老规矩呢,该有的礼数不能少,可眼下光景,咱也图个实在!”
她转向虞玉兰和昊文兰,“二娘,文兰嫂子,招家带来的心意,您二位收下。”
她又转向招吉如,“招家姐夫,咱这边给小海和兰芳‘拴线’!”
所谓的“拴线”,便是这婚约最核心也最简单的仪式。
虞平兰从怀里掏出两根崭新的、染得鲜红的头绳——这是她特意跑供销社买的。
她走到两个孩子面前,蹲下身,脸上堆着过于热络的笑。
“来,小海,兰芳,把手伸出来。”
永海依言伸出沾着泥点的小手。
兰芳看了看她娘,在姬忠萍鼓励又带着一丝哀恳的目光下,也怯怯地伸出了小手。
虞平兰把两根红头绳分别系在两个孩子的右手腕上,打了个死结。
那鲜红的颜色,在昏黄的灯光下,像两滴凝固的血。
“红绳拴腕,缘定今生!以后啊,小海就是兰芳的‘小女婿’,兰芳就是小海的‘小媳妇’啦!”
虞平兰的声音带着一种仪式完成的满足,她站起身,拍着手。
“礼成!大喜!大喜啊!”
招吉如紧绷的脸上终于挤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他搓着手,连声道:
“好,好!托小海的福!托小海的福啊!”
他的目光热切地落在永海腕上的红绳,又移向妻子姬忠萍的小腹,仿佛那里已经孕育着一个崭新的、带着“男”字的希望。
喜欢河东与河西的故事请大家收藏:(m.20xs.org)河东与河西的故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