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计算机系那栋颇具现代感的大楼里,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旧书卷和崭新电路板的气息。在顾明和校方代表的陪同下,陈序一行人正在参观即将挂牌的“序言-清大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实验室空间宽敞明亮,一些昂贵的计算设备已经就位,但更吸引陈序的,是走廊尽头一间小会议室里传来的、略带激烈的讨论声。
校方负责人有些尴尬,正要上前制止,陈序却摆了摆手,示意稍等。他驻足在虚掩的门外。
一个清亮而笃定的女声穿透门缝:“……李教授,我理解您对模型泛化能力的追求,但如果我们输入的数据本身存在显着的场景偏差,再优美的数学框架也只是在拟合噪声。我们现在缺的不是更复杂的算法,而是更能反映真实世界复杂性的、高质量、多模态的数据!这才是制约我们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的瓶颈!”
另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带着无奈:“雨萱啊,理论突破是根本!没有理论指导,数据再多也是盲人摸象!你从MIT带回来的那套‘数据驱动’的理念,不能完全替代严谨的数学推导……”
“不是替代,是融合!”女声毫不退让,语速快而清晰,“数学是骨架,数据是血肉。我们现在是骨架搭得漂亮,血肉却跟不上!尤其是在动态环境感知和个性化交互这些领域,没有足够丰富和真实的‘血肉’,骨架立不起来!”
陈序眼中闪过一丝极感兴趣的光芒。他轻轻推开了门。
会议室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和一位年轻的女子正站在白板前。白板上画满了复杂的算法结构和数据流图。那女子约莫三十岁上下,穿着简洁的白色衬衫和深色西裤,身形挺拔,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眼神清澈而专注,此刻正因为学术争论而微微泛着光晕。
看到有人进来,争论戛然而止。老教授愣了一下,随即认出校方负责人和陈序,脸上立刻堆起笑容:“哎呀,顾总,陈总,你们怎么到这儿来了?正在和沈博士讨论一个技术问题,见笑了见笑了。”
那位被称作沈博士的年轻女子也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恢复了冷静从容的神态,对众人微微点头示意,目光在陈序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丝审视和好奇。
校方负责人连忙介绍:“陈总,顾总,这位就是我们清大刚从MIT引进的青年人才,沈雨萱博士,主攻人工智能,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学习方面很有建树。沈博士,这位就是序言科技的陈序董事长,这位是COO顾明。”
“沈博士,久仰。”顾明率先伸出手,客气地寒暄。
沈雨萱与他轻轻一握,声音平和:“顾总,幸会。”她的目光随即转向陈序,依旧带着那份研究者的审视,“陈董事长,您好。”
陈序没有立刻握手,而是饶有兴致地走到白板前,看着上面那些尚未完成的争论痕迹。“沈博士,李教授,打扰你们讨论了。刚才我在门外,似乎听到你们在谈论数据与算法的关系?”他语气随意,像朋友间闲聊。
李教授有些尴尬,打着哈哈:“学术争论,学术争论而已,让陈总见笑了。”
沈雨萱却似乎并不介意,她看着陈序,眼神坦诚:“是的。我认为在当前阶段,尤其是在面向具体应用场景的AI研发中,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治理,其重要性不亚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了算法模型本身的微创新。”
陈序点了点头,手指虚点着白板上那个代表“数据输入”的方框:“所以,沈博士认为,制约AI落地的,不仅仅是模型不够聪明,更是因为它‘吃’得不够好,或者说,‘见识’不够广?”
这个比喻让沈雨萱微微一怔,随即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遇到知音般的笑意:“很形象的比喻。可以这么理解。很多模型在实验室标准数据集上表现优异,一旦进入真实、复杂、充满噪声和长尾效应的应用环境,性能就会急剧下降。因为它学习的是‘理想世界’,面对的是‘真实世界’。”
“那么,”陈序转过身,正面看着沈雨萱,目光深邃,“如果有一个平台,能够提供海量的、来自真实智能家居环境、个人移动设备、甚至未来更多智能硬件的、经过用户授权和严格脱敏的多模态数据……比如连续的语音指令、环境声音、设备状态序列、用户隐式反馈行为等等,是否会对您的研究,产生质的不同?”
沈雨萱的呼吸几不可查地急促了一瞬,她扶了扶眼镜,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和专注:“您是说……序言科技生态内产生的数据?”她立刻捕捉到了关键,“如果真能获得这样规模和质量的数据,并且是连续、场景化的流式数据……那不仅仅是量变,更是质变!我们完全可以构建出更鲁棒、更自适应、更懂用户意图的模型!这……这将是很多学术界研究者梦寐以求的研究资源!”
她的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但随即又流露出属于科学家的严谨和疑虑:“但是,这样的数据涉及大量用户隐私,合规性和安全性是首要难题。而且,如何从这些原始数据中有效地提取特征,构建适合模型训练的数据集,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和科研挑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20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20小说网!
喜欢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之逆转商途:从破产到执掌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